道德经说什么

做得道之人,但不能一条道走到黑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 按照道去做,人生更少碰壁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马王堆出土的《老子》帛书甲、乙本(下文简称为帛书本,如版本文字有异,则标明帛书甲本或帛书乙本)中是这样写的,这句话在通行本中是道,可道,非常道。意思是,大道是可以去遵照执行的,但是不要执迷,它并不一定是永恒的道。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这句话,大部分人会认为第二个道字是说

人世间,没有一种“名”能囊括事物的全部

名,可名也,非恒名也 人能分出好人坏人吗 常常有朋友跟我抱怨,说企业现在招人很难,特别是那种合格的、让人满意的员工,来应聘的要么这个不会,要么那个不会,让人非常头疼。我问他们:你们招不到合格的员工,那么是不是天生有一种员工就叫合格的员工呢?这个人是不是会变化呢?您有没有给人家提供这种变化的平台呢? 我请他们仔细琢磨我说的话,其实里面真的蕴

万物生长都靠道

无名,万物之始也; 有名,万物之母也 无名,并不等于无实 我经常坐飞机出差,坐飞机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非常独特的人生经历。从飞机上往下看的时候,您会获得一个全新的视角,平时在地面上觉得特别高大的建筑,在这个时候会觉得渺小得微不足道;以前觉得特别高的、无法攀爬的高山,从飞机上往下一看,就跟海里的小波浪一样。这个时候您也许会想,原来世界如此渺小

每天保持一会儿“无欲”的状态, 您的人生可能

故恒无欲也,以观其妙 (此句处自道德经第一章) 能跳出自己的角色来观察身边的事物,是一种智慧 故恒无欲也,以观其妙;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徼(jio)。这句话在通行本里是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还有人这样断句:常无,欲以观其妙。但帛书乙本上写的是故恒无欲也,有了这个也字,逗号只能加在也后边了,那么常无的说法就不成立了。 故恒无欲也,以

领导者做任何事, 都要学会在直觉和理性之间自

恒有欲也, 以观其所徼 放空自己,处理问题会更得体 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徼是什么意思?我们在与世界万物沟通的时候,如果可以保持一种没有先入为主的、虚空的思想状态,就能体会出道在万物运行中的奥妙。另外,也要从自己的角度,保持自己的思想,保留自己的欲念,来观察世界运行的规律。 不要小瞧这句简单的话,老子在这里讲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大智慧。他告诉大家,

道从来就不玄, 只是很美妙,很微妙

两者同出,异名同谓,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此句出自道德经第一章) 帛书乙本中写:两者同出,异名同谓,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意思是,有名无名的两个状态,是一个源头出来的,都是道。 异名同谓的意思是,名字不同,但讲的是同一件事。通行本是这么说的: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后面加了之玄两字,我觉得是欠妥的。老子从来没有把道叫作玄。玄是一个形容词

当大家都说一件事很美好的时候, 我们要画一个

天下皆知美为美,恶已 (出自道德经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为美,恶已;皆知善,斯不善矣。这句话老子是接前面的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来讲的。前半句的意思是, 天下人如果都说一件事美好的话,它不美好的一面就出现了,而且这事本身就不美好了。还可以这么理解:当天下人都说一件事很美好的时候,我们要画一个问号,怀疑这件事可能是不美好的。 老子这样说,是因为我

当所有人都认为这事铁定是善的时候, 我们要警

皆知善,斯不善矣 (出自道德经第二章) 皆知善,斯不善矣。这是帛书乙本的内容。现在通行本说的是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我觉得这两个版本的说法没有什么本质上的不同,只不过在句式上稍有区别。因此我按照帛书乙本来讲。 这句话的意思是, 如果天下所有人都说这件事是好事,是善的,不善就出现了;或者说,天下所有人都认为这事铁定是善的时候,可能这件事本身就不善了。 标准在随时变,我们固定下来的标签、形名、符号,都是人为加上去的,只要我们的角度一转换,可能全部都会变化。所以老子告诉我们一种智慧,就是跳出来看事物的本质。懂得了这个道理,我们就会变得豁达,看事就会豁然一些。 但我必须强调的是,《道德经》写的是领导者的法则。所以,如果这两句话放到领导者身上会有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说,在您

人生的难和易,是互相成就的

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 长短之相形也 (出自道德经第二章) 人生,不过就是在有和无之间寻找平衡 接下来是有无之相生也,意思是,有和无是相生的,有无才有有,有有才有无。两者是互相的,是相对的。比如健康,当您身体什么问题都没有的时候,您不会感觉到健康。因为您身体运行正常,不会想到自己身体哪个部分有问题。这时是无的状态。等您发现一些人身体出现健康问题而自己没有时,您才会突然意识到自己有自己是有健康的。 再比如,生活中我们眼见着多少东西,当它盛极一时的时候,您会觉得它会永恒存在;可是转眼之间它就消失了,由有变成了无。 所以无会生有,有也会生无。 我们人生中处处充满着这样的变化。举个我个人的例子,当年我博士毕业的时候,在家里写医书的愿望特别迫切,于是我没有找工作,当然也没有

追求虚名,势必让自己的人生走向负面

高下之相盈也,音声之相和也, 先后之相随,恒也 (出自道德经第二章) 老子告诉我们,所有的条件都是互相比较才出现的。我们不要认为这个条件是永恒的,您追求一个永恒的标准是没用的。 接下来,帛书本里老子又说高下之相盈 也,意思是高和低只是相对而言。 举个例子,我的老家沈阳铁西区有一个地方叫高楼。因为刚改革开放的时候,在我们这里有一栋十几层的楼,是绝对的高楼。很多人都特意坐公共汽车去看,像看景观一样。而现在,一栋普通的居民楼都能盖到三十层,甚至更高,所以相比较而言,铁西区那栋高楼已经完全不显得高了。 所以,高下是相对出现的;条件一变,参照物一变,整个名称就变了。 音声之相和也,音声和我们现在常说的声音不太一样。在古代声和音是两个词,它们所描述的东西不同。音是指单独的声响,比如说

无为不是不作为,而是不刻意去作为

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万物作而弗始,为而弗恃也, 成功而弗居也 以为无为是消极避世,大谬 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这是帛书乙本里的说法,这和通行本里讲的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没有大的区别,在这里我们以帛书乙本为主。这句话意思是, 圣人处的事、做的事、居的事都是无为的,教化百姓不靠言语 。 无为是《道德经》的核心,各家有各家的讲

做事不要想回报, 最后反而会更幸福

夫唯弗居,是以弗去 (出自道德经第二章) 老子告诉大家:夫唯弗居,是以弗去。其中居是放到什么位置的意思。这句话意思是,正因为他不把自己当作主宰,放到居功自傲的那个位置,所以大家离不开他。 老子在这里指出了 《道德经》的另外一个核心,就是您放下自己为大家做事,不要想回报,最后反而会更幸福。 很多时候就是这样,您在意回报的时候,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有算计在里边,那么这个算计会让您做的事大打折扣。您放下这个回报的念头,坦然地、放心地、尽情地做事,大家也都会来成就您、支持您。 在《道德经》里,老子反复地讲这个道理:您越忘记回报,越不把这个功劳据为己有,一心为大家做事,您的生活就越好。 现代生活中也是如此,比如日本的企业家稻盛和夫。他二十七岁创业,一直努力工作却并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

为什么领导者最好不要特意宣称 自己喜好某种道

不尚贤,使民不争 (出自道德经第三章) 不尚贤,使民不争。 这句话是老子对领导者讲的,告诉领导者不要表露自己有某种崇尚贤德的倾向,否则,民众就会起争执之心,为了这个名分、这种虚名就会去争。这跟我们平时树立道德楷模,然后让其他人跟着学的思路不一样。其实,可能《道德经》里的很多观点,都跟我们平时接触的管理思想不同,甚至正好是相反的。 老子认为,

不要为自己的欲望、喜好 贴上珍贵的标签

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这句话还是对领导者说的,告诉他们不要去推崇某种特别难得的、贵重的东西;如果领导者真的特别珍爱这个东西的话,下面的人就可能会为了它生出盗心。 老子在前面一直做铺垫,告诉我们所有的事情都是相对而言的,有参照物才有高和低、前和后贵和贱也如此,所有东西的贵和贱都是您贴的标签。 老子告诉我们,作为

领导者不要轻易把自己的 欲望暴露出来

不见可欲,使民不乱 (出自道德经第三章) 不见可欲,使民不乱是帛书乙本的内容。通行本是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我认为加心和不加心,解读差不多。因为老子前面讲的是使民不争使民不为盗,所以帛书乙本的使民不乱应该是比较顺畅的。 不见可欲的见是表现出来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是, 不表现出来我自己需要什么、我的欲望是什么,才能使民不乱 。 老子为什么这么讲呢?因为领导者处于一个特殊的位置,其一举一动都会直接引起下面人的效仿,所以领导者要保持一种安静的状态无为。 唐太宗曾经说过这样的话:夫安人宁国,唯在于君。君无为则人乐,君多欲则人苦。意思是,让老百姓安定,让国家安定,责任在领导者。如果领导者无为的话,老百姓就高兴;如果领导者的欲望太多的话,老百姓就苦了。因为领导者欲望多就会想捞取;一

别实际需要的不多, 想要的太多

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 (出自道德经第三章) 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这句话的意思是, 有道的领导者治理一个系统,会让被领导者心空,肚子饱。 有人说,这不是愚民政策吗? 其实老子用心和腹做对比,讲的都是一件事。心和眼睛代表的都是欲望,欲望永远是无穷的;腹代表生活所需的根本的东西,肚子吃饱了就不会有更多的欲望了。 举个例子,您说这牛肉做得好吃,吃一碗可以;给您十碗,您能吃下去吗?不可能。因为肚子自己清楚,吃饱了,再吃就撑死了。但是心却截然不同,有十万元,想一百万;有一百万,想一个亿。住一个单间的,想三室一厅;住三室一厅的,想别墅;住别墅的,想有十套别墅我想起郭德纲讲的相声好家伙,我们家厨房从这头走到那头要走十公里,我们家房子大不大?家里边开公共汽车,这么

欲望放低,事业才会更高

弱其志,强其骨 (出自道德经第三章) 老子认为圣人之治是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这是老子心目中理想的管理状态。 志就是心的方向,就是我心里向往的方向。弱其志,强其骨跟虚其心,实其腹是一样的,就是降低大家的欲望,然后使他最基本的生活需要得到满足。怎么才能做到这点呢? 领导者通过把自己的欲望放低,感化被领导者,被领导者就会把欲望放低,去把该做的事做好。在企业管理中也确实如此,如果欲望无限增长的话,对企业来讲,未必是好事 。 举个例子,某乳制品品牌当时提出的口号是,要做全世界乳业第一品牌。可是没有那么大的牧场,没有那么多的奶牛,怎么办呢?员工想完成领导的意愿,就开始想怎么勾兑等到真的出问题了,企业的声誉也无法挽回了。即使现在对乳制品的质量监控已经到了一个极其严格的程

先打牢物质基础,人才能去掉多余的欲望

恒使民无知无欲也 (出自道德经第三章) 老子说圣人怎么治理天下呢?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然后他说了这样一句话:恒使民无知无欲也。意思就是一直使民众处于一种无知无欲的状态。也就是说,不对获得虚名的技巧和那种华而不实的学识起什么欲望。这话一说完,所有人都说老子这是在愚民,甚至有些学者也这么认为。 老子是不是愚民呢?是在愚民,但是他的愚民跟别人不一样。 老子前文说了要虚其心,然后实其腹,再是弱其志,强其骨。骨是撑起生命的骨干性的东西,就是生活最基本的条件,让您强壮,让您充实。那么,在这种情况下,生活条件都满足了,您的欲望才可能慢慢消减下来。所以要这么理解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因为让大家实其腹了,所以才能虚其心;因为让大家强其骨了,所以才能弱其志。 举个例

如何让被领导者不敢违背道, 不去违背道

使夫知不敢,弗为而已, 则无不治矣 (出自道德经第三章) 使夫知不敢,弗为而已里的知应该是技巧,这句话的意思是,使那些为了获取虚名、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而使用各种技巧的人,不敢这样做,不去这样做。这句话绝对不是告诉领导者,要用武力、用强力去让大家不敢去做。 我解释的核心在敢字上。我们通常说勇敢,勇和敢实际是两个意思。 勇是什么意思呢?勇字在古代有两种写法:一种是勇;还有一种是恿,指气在体内流通的管道。我们的气在体内走,体内的气充足了以后,这个人就会有力气,这种状态叫勇。所以勇是形体的丰盛,就是气足了,人就有劲。 敢是什么意思呢?敢字左上边是一个人,右边的手去动它。引申为在低位的人去触动在高位的人,也就是以卑犯上。所以敢更是一种胆量。 老子的这句使夫知不敢,弗为而已,意思是

清空自己 比充实自己更重要

道沖(chōng),而用之又弗盈也 (出自道德经第四章) 要想进步,就要清空自己 道沖,而用之又弗盈也,其中的沖跟冲意思差不多,是水涌动上来的一种感觉。还有一种讲法是,沖跟盅通假,也就是说道就像酒盅一样( 盅不一定指酒盅,而是泛指中空的器皿 )。道总保持一种中空的状态,然后化生万物出来;虽然它化生万物出来,却永远保持空的状态。所以用之又弗盈也,总是不充盈。 这是老子所讲的天之道的一个特点:中间是空的,总保持虚空的状态。这是这个世界的秘密,道的秘密。了解这个秘密对我们有什么好处呢?我们的人生也可以像这样什么都不想,一直往前走。但是也可以想想,有什么秘密,有什么规则;我们怎么做,能够更顺利一些。老子告诉我们,做事如果能够模仿天之道,使自己保持在这种虚空的状态下,更容易创造,更容

只要尊重道, 这个世界就会加持您

渊呵,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 和其光,同其尘。湛呵似或存。 吾不知其谁之子,象帝之先 (出自道德经第四章) 渊呵,似万物之宗中的渊是深邃、深远的意思,宗是指万物的源头。这句话的意思是,道深邃、深远,像万物的起源一样。 湛呵似或存中的湛也是深远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是,深远得好像存在似的。道一开始无名无形,说它没有,它还有;说它有,它又无名无形。所以道一开始是模糊的,是难以去揣摩的。 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这句话在后边又出现过一次,而且因为这章都是在描述道的状态,此处突然加一个动作,说如何去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我觉得于文体是不和谐的。所以,我认为这句话是给抄错了,不是这一章的。 然后老子又说:吾不知其谁之子。老子说自己不知道创造世界源头的这个力量

做了仁义的事不要标榜, 不要计较回报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出自道德经第五章)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历代对这句话的解释太多了。刍狗是用草扎的狗,扎好以后对它进行装扮,戴上头冠、披上衣服等,祭祀鬼神的时候用。刍狗的特点是,用得到它时,就给它盛装装扮上;祭祀完毕,不用它了,就在地上任意践踏。 所以有人说天地不仁就是天地没有仁慈之心,用得着您的时候给您盛装扮上,用不着您的时候就把您丢弃;圣人不仁是指圣人没有仁义之心,对万物一视同仁,没有对谁好、对谁不好,很公平。我对这种解释是持怀疑态度的,下面,我来说说我的理解。 刍狗是草扎的狗,没错。但是我们站在天地的角度,站在道的角度来看,这个草扎的狗和真的狗有什么区别呢?好像有点儿区别。过去狗肉那不是一般的东西,假

越保持“空”的状态, 您的回报就越大

天地之间,其犹橐(tu)籥(yu)与? 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出自道德经第五章) 其实,老子本来讲的是领导者法则,但后人把它总结为修道,甚至把身体变成一个国家那样去运行。这也可以。但是,我讲解的目的是告诉大家,老子本意说什么,您怎么理解都没关系,能受到启发就行了。 老子的思想其实与诸子百家关系很密切,比如《战国策》等书,也记载了很多人的类似的思想,但是他们所引用的并不是《道德经》,有可能是《逸周书》(原名《周书》)等其他典籍。这说明老子的思想并不是在他讲完以后就为诸子百家所接纳,虽然他们有可能受了老子的影响,但不全都如此。 因为在老子之前,管理者已经总结出了很多法则,也被人们熟知。只不过老子特别清晰地、系统地总结了一遍,这是《道德经》本来的意义。老子整理得太完整了,所以我

追求“有”,永远没有尽头, 不如一开始就追求

多闻数穷,不若守于中 (出自道德经第五章) 不能怕什么就躲什么 多闻数穷,不若守于中。这是帛书本的内容。意思是,您到处去探求,不断地去追随万物,这样是没有尽头的。怎么办?不若守于中 不如回到中心来,向道靠近,找到道的秘密,按照道的指引去做事。这样您就掌握世界的秘密了。 这句话在通行本中是多言数穷,我认为这可能是当时的人抄错了。《淮南子》里有一个故事,提到过多言数穷,但是这故事实际表达的也是多闻。 背着书到处走。徐冯就说:您这么做好像不大明智。这些书是当时写书的人根据他自己的经历写出来的,但是现在情况已经变了,您还跟着那些书死学干吗?这时候要根据事情的变化去创造新的学问。他总结说,言出于知者,知者不藏书。意思是这些书里的话都是那些明白道理的人写出来的,现在情境变了,人家

道的“空虚”属性, 跟雌性动物非常相近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 (出自道德经第六章)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水冲出来的山之间低洼的部分叫谷,代指虚空的道。谷神不死,不是说山谷的神仙永远不死,这里的神是指灵验。谷神不死是说道的这种空虚、中空的属性,它的灵验是永存的。 是谓玄牝的玄是深奥的意思,牝是指雌性动物( 雄性动物叫牡 )。对于玄牝,老子用肯定的语气说是谓这就叫。是谓玄牝是说,道的这种品性,跟雌性动物是非常相近的。 这是老子讲的一件非常奇妙的事。老子后面讲玄牝之门,是谓天地之根。玄牝是雌性动物,玄牝之门是产门。老子也没说如,直接说是谓天地之根,是天地的源头。 《道德经》里怎么还有这些词呢?这说明在上古时代,人们是比较纯朴的,在谈论雄性和雌性生殖系统的时候,并不是那么隐讳。老子在《道德经》里也没有避讳这些事,他直接

跟自己母亲不断发生矛盾, 这个人的事业一定一

玄牝之门,是谓天地之根, 緜(min)緜呵其若存,用之不勤 玄牝之门,是谓天地之根,緜緜呵其若存,用之不勤。 緜緜是微妙的意思 。緜緜呵若存 是说,看不清楚,微弱的样子,好像是存在的,用之不尽 。用之不勤中的勤在帛书本里是堇(jǐn),取它的音,其实这个字应该是尽。所以我们现在说勤也解释成堇的意思,但是实际上帛书本更完整地体现了这个字是怎么借来的。

不在意回报, 人还有动力做事吗

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 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长生 不为自己谋利,将会活得更好 有一次,我父亲的一位老同事,辽宁大学中文系的宋老师来看他。他俩在单位里是最好的朋友。聊天的时候,宋老师说他们同一辈的二十多个老师,现在只剩下几个人了,大多数都去世了。 然后他们就一点点聊每一位都是怎么去世的。我听了非常感慨,因为我小时候就是在中文系的楼里长

把自己的利益放在别人的后边, 做事才会更好、

是以圣人退其身而身先 (出自道德经第七章) 私心少了,成就才能多 前文,老子说我们要效仿天之道,来做一个好的领导者。接着,老子笔锋一转,马上转到了人间,讲了这句话,是以圣人退其身而身先。这里,老子用了是以两个字,就是所以的意思 这句话老子讲的是一个辩证的思路。退其身,通行本里写的是后其身,帛书本写的是退其身。退其身就是有道的领导者把自己的利益、地位等放到他管理的人的后边。身先就是大家推举他到前面做领导。作为领导者,为自己管理的团队成员考虑,把自己的利益、地位和名誉放到最后,结果大家认为您是最好的人,把您推举到前边做大家的领导,这就叫退其身而身先。 这是老子讲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导者法则,这个法则贯穿《道德经》全篇。老子反复强调这个原理,是因为人总有想获取利益的私心。一旦

先考虑大家的利益, 您的利益才会最大化

外其身而身存 (出自道德经第七章) 做领导,要放下地位、名利的包袱 外其身而身存的意思是, 有道的领导者,往往把自己的利益放到次要的位置,先考虑大家的利益。越是这样,大家越追随您,让您的利益达到最大化 。这句和前边退其身而身先是一样的,讲的是领导者法则。 为了阐释这个道理,我给大家讲一个《淮南子》里记载的故事。一个叫公仪休的人在鲁国当宰相,这个人有一个特点,特别喜欢吃鱼,大家知道后都琢磨着给他送鱼来。有个人提着刚钓上来的鱼就奔着都城来了。结果公仪休死活不接受,让对方怎么拿来的就怎么拿回去。那人很难堪,但是没办法,只能走了。 公仪休的学生问他:先生,您喜欢吃鱼,我们都知道。可是人家送的鱼您为什么不接受呢?公仪休说:正因为我喜欢吃鱼,所以我才不接受。学生们一听更糊涂了。于是

先舍才能得

不以其无私与? 故能成其私 (出自道德经第七章) 不以其无私与是一个反问句,意思是难道不正是因为他不考虑自己的私利,才能够真正成就自己的事业、获得自己的利益吗?这里,老子总结性地讲了一下这个法则,揭示了舍和得的智慧,一定要先舍才能得。 前文一直在讲领导者应该怎么办。有人会问,您总说领导者要怎样怎样,这跟我们普通人有什么关系?其实,普通人明白这些道理,人生也会不同的。在我们的人生中,考虑私字过多会对我们产生很大的影响。比如在中医看来,过多在意自己利益的时候,我们的身体就会出现喜、怒、忧、思、悲、恐、惊这七种情绪。患得患失越多,七种情绪就会越强烈,由此会影响身体气血运行,让自己的身体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在中医眼里,七情是怎么影响气血运行的呢?喜则气缓,怒则气上,忧则气聚

为什么一个好的领导者要像“水”一样

上善似水,水善利万物而有静。 居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矣 (出自道德经第八章) 可能《道德经》里最为大家所熟知的一个词就是上善若水( 在帛书甲本里是上善似水,帛书乙本里是上善如水,我觉得这三者没什么大的差别),意思是领导者的品性跟水很相近 。 老子接着解释为水善利万物而有静。居众人之所恶,这句话在通行本里是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水善利万物,滋养众生,又非常安静,只往低处流,处于最令人讨厌的、地势低的地方。 现在,我们很多人都喜欢往高处走,喜欢地位被抬高,受到大家尊敬、仰视,讨厌地势低的地方。但水总把自己的位置放得非常低,安安静静的,这种品性就接近道故几于道矣 (几是接近的意思)。 善利万物,不浮躁,又把自己的位置放得很低。在这里,老子表面上说的是水,但实际上说的是

好的领导者会把自己的位置放得很低, 让自己的

居善地,心善渊 (出自道德经第八章) 悟道者的品性有什么特点呢?老子说是居善地,心善渊。 什么叫居善地?居就是您把自己的位置放在哪里;善就是善于选择,善于把自己放到什么位置;地是低的意思。居善地的意思是,水有这样的品性,它把自己的位置放得非常低。 老子表面上讲的是水,实际上讲的是悟道的领导者。您觉得居善地这样的人真的低了吗?他把自己的位置放得很低,但是大家却觉得这人了不起。 比如宋朝的范仲淹。曾经有风水先生找了一块风水特别好的地,想把它送给范仲淹,说如果范家用这块地来做祖坟的话,能世代出大官。但是范仲淹说,只是自己家里世代出大官,哪里比得上国家人才辈出更有益?所以他把这块地买下来,盖了座文庙,供天下的学子在这儿读书,让大家借着好风水,取得好成绩,将来做国家栋梁。 把自

补他人之不足, 且不求任何回报

予善天 (出自道德经第八章) 要尽量帮助别人,不要索取 帛书乙本的予善天,在通行本中是与善仁,两者是有区别的。与善仁的意思是给予的时候要怀着仁慈之心,但老子其实是很反对把这种仁慈挂在嘴边的。所以,我觉得,强调仁在《道德经》里应该不符合老子的原意。 予善天是什么意思?老子在《道德经》的后面讲过天的品性。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损有余而益不足。天之道的第一个特点是看到不足它会给您补上。第二个特点是它给您补足,但是不索取任何东西。老子说,您给予的时候要效仿天的品性,尽量给予那些不足的,不要索取。有这种品性,才是高明的。 生活中做人做事,我们能随手补什么样的不足? 比如,大学生刚毕业到单位里来,他们在学校里学的都是书本上的知识,未必能很好地掌握生活和工作中

说的每句话一定要靠谱

言善信 (出自道德经第八章) 在前面,老子告诉我们做事要像水一样居善地,心善渊,更要像天一样,予善天。接着他又讲言善信,意思就是说话要有诚信。 信当诚信讲,通俗地讲就是靠谱。水就具有这样的品性。我曾经整天坐在大海边看潮汐不断涨落。有段时间我发现大海在生生不息地运动,什么时候涨潮、什么时候退潮真的是有准儿的,不是胡乱来的,这叫信。又比如说教育孩子,孩子会观察您的一言一行;您有什么样的行为,孩子就会学习什么样的行为。所以,作为家长,您做事一定要有准儿。 古代有一个《曾子杀猪》的故事,讲的是曾子的孩子看到妈妈要去市场上买东西,非要跟着去。他妈妈说:你在家好好待着,等我回来就把咱家的猪杀了,给你做肉吃。孩子一听,很开心,就不再闹了,乖乖在家等着。等曾子的妻子买东西回来,一看

管理自己擅长的事

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出自道德经第八章) 正善治的正是管理的意思。善治就是善于治理。一个人管理他特别擅长操作的事情,这就叫正善治。 事善能,意思是在做每一件事的时候特别有本领。 能就是才干、才智的意思。比如水可以冲刷污垢,水可以载舟行舟,现在水还可以用来发电,等等。能,也可以理解为善于蓄积能量。水的力量一旦发出来,能把石头都漂起来;再坚固的城池,大水都能将其冲垮。 动善时,行动起来要善于根据时间来调整自己的状态。 比如说,水到夏天的时候就变成雨水、河水,到冬天就会变成雪和冰,会随着时间不同而发生变化。这句话的意思是水的行动都会考虑到周围的环境变化,考虑到时机是否成熟再去做相适应的事。 老子讲的这些品性,其实都是非常高明的做事法则;如果我们能够把这些品性体悟透了,您做

不争,就没有过失

夫唯不争,故无尤(出自道德经第八章) 正因为不去争,所以您会赢 夫唯不争,故无尤。这话的意思是,因为您不去为自己争夺利益,所以您不会犯错误。尤字的意思是特殊,奇特,超出一般范畴。比如,一个女孩子长得像天仙一样,就叫尤物。而尤当名词讲是过失的意思,无尤就是没有过失。 为什么您不为自己争就会没有过失呢?这里老子讲了一个非常深刻的管理学法则,就是您在做领导的时候,管理的是大家的事;但是在为大家服务的时候,您想到了自己的利益,开始在做事的时候暗中做手脚,为自己去争取利益,这样就会犯错误,行为就会有偏差。 在反腐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一个奇特的现象,很多落马的官员都是特别有领导才能的。他们本来可以做一个非常好的领导者,不断成长,造福百姓。但是他们有私心,慢慢地开始在工作中为自己

凡事别做得太满

持而盈之,不若其已 (出自道德经第九章)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这是通行本的写法。持在帛书本里被写成(一个提手旁一个直)(zh)。(一个提手旁一个直)有端着东西、把握东西的意思,和持的意思一样。如在帛书乙本中为若。 持而盈之,不若其已的意思是,有一个盛满了水的器皿,比如杯子,您端起来就走,这会怎么样?水会溢出来。不若其已您不如把它放下。 这句话是说, 您要做什么事,如果非把内在装得很满再去做,就没法做,所以您不如放下它 。后世把老子的这种教诲叫持满之戒。 中国人做事特别忌讳满这个字。《淮南子》在解释持满之戒时,讲了一个故事。 战国时期魏国国君魏武侯问他的手下李克:吴国那么强大,为什么后来灭亡了呢?李克回答,因为吴国数战而数胜。意思是吴国打了很多次仗都打赢了,所以灭亡了。魏武侯

不必把所有的锋芒都露出来

揣而锐之,不可长保也 (出自道德经第九章) 做事太极端,就不好了 揣而锐之,不可长保也。揣而锐之,通常认为这里揣字应该念zhuī,是锤击的意思。实际上揣字除了zhuī和chuǎi音外,还有一个音读tun,是聚拢的意思。我认为这里揣字应该读tun。为什么?因为帛书乙本上这个字写的是 ,音肯定与短音类似。在郭店楚简里直接写的就是湍。 这两个版本的发音很相近。据《汉书注》所述,揣与抟通,有玩弄爱生之意。用在这里意思就是,您把一个东西放在手里整天把玩,就不能把它弄得特别尖锐,不然这事就没法做了因为不仅会划伤手,那个东西也会受损。 这和持而盈之类似,持和盈是相反的意思,想持就没法儿盈。这两句话是相对应的。这样看来,帛书乙本中的 字和楚简里的湍字,都是根据音来写的。根据这两条线索,我判定揣应该读tun。意思是

“金玉满堂”并不是好事

金玉盈室,莫之能守也 (出自道德经第九章) 为什么财聚人散,财散人聚 金玉盈室,莫之能守也。这句话和前面的持而盈之,不若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也是一个意思,都是说做事不要做得太满。盈是满的意思,在这里是一个动词。 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您的目的是让家里的钱变得越来越丰盈,您可能就守不住它了。这里有一个道理,我们一定要认识到:在这个世界上,钱只是做事的一个附属品,而做事本身才是关键;如果您把着眼点放到了附属品上,做事反而会受影响。 有一句话叫财聚人散,财散人聚。好多人说,这是不是提醒我们要仗义疏财?这么理解也对,但是还可以更深入理解一下。这话是对领导者讲的。如果您的主观意愿是聚财,为个人捞取利益的话,大家就不愿意追随您,人就散了;如果您散财,愿意跟大家分享,带领大家多赚

富贵还盛气凌人, 无形中就埋下了厄运

贵富而骄,自遗咎也 (出自道德经第九章) 贵富而骄,自遗咎也。贵富现在的版本都写成富贵,意思一样,我们就当富贵讲。富贵而骄的意思是,您既有钱,地位又高,如果您非常骄横,把自己的气焰抬得很高,这是在给自己制造麻烦。 为什么会如此?当人富贵以后,他的人生态度可能有两种:一种是骄,盛气凌人,仗势欺人;另一种是善,以财富和地位去助人。这是两种取向。老子建议大家保持第二种态度,把自己的位置放低去帮别人。 如果一个人富贵以后变得骄横的话,周围所有人嫉妒的眼光都会集中在他身上,人们就会记恨他,把所有的愤怒集中在他身上,这是人类的本性,他的生活就会处处遇到阻力,厄运的种子就埋下了。 《汉书》里有一句话形容这种力量,叫千人所指,无病而死。就是说当所有人都恨这个人的时候,他有可能没得病就

“功成身退” 并不是想隐退之人的借口

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出自道德经第九章) 功遂身退,天之道也是帛书乙本的写法。这前半句话在帛书甲本和郭店楚简里是功述身退。这个说法也有道理,因为述职本身就是把自己完成的任务讲一遍但现在大家都讲成功成身退。 功遂身退,天之道也这句话一出来,就成为了所有想隐退的人的一个借口。他们认为,我把公司做好了,算是完成任务了,可以功成身退,退居二线了。好多人会这样讲。有的人甚至把它当作明哲保身的一句名言。 实际上老子讲的不是这个意思。《道德经》里很多话被大家世俗化了。我一再强调解读《道德经》,必须严格紧扣天之道来解读。天之道有什么特点?天之道为万物做事,它一直隐藏在背后,让这个世界按照它的规则去运行。天之道只是把自己的位置放到后面,并没有扔下世界不管。那您为什么就退休了、不干了?

能做到一刻的形神合一, 就是成功的开始

载营魄抱一,能毋离乎 (出自道德经第十章) 一直以来,我们大多数人都活得形神分离 载营魄抱一,能毋离乎?这句话很有意思,涉及中医了。载是承载的意思。营在中医里经常被提到。中医里讲神和气,我们通常说一个人有营卫之气,卫是在脉外边,巡行周身保护自己身体的东西;营是在脉里边,为周身提供营养物质的东西,是类似于液体类的营养基础,是物质层面的营行脉中。 载营魄抱一的魄是什么呢?魄是神这一层面的东西。我们常说的魂魄,古代人是这样分的:魂是可以离开肉体而存在的,在肉体死亡后,可以进入另外一个肉体;而离不开肉体的这种神叫魄。中医认为魄藏于肺脏中,有肺藏魄的说法。但是老子在这儿讲的不是中医,是借用这个概念讲人的肉体和精神不能分离。 载营魄抱一,能毋离乎的意思是,您能不能把肉体和精神合在

学会保持婴儿那样的欲望

抟气致柔,能婴儿乎 (出自道德经第十章) 人生贵在不忘初心 抟气致柔,能婴儿乎?这话通行本写的是:专气致柔,能婴儿乎?我认为专是不对的。有人说专气是使气的意思,指的是运行它,使它柔。可是您那么使劲,它还能柔吗?帛书乙本写的是抟,是聚拢的意思。 前文说揣而锐之,不可长保也,揣是在手里玩弄的意思。抟跟揣意思差不多,在这里当聚拢、凝聚讲,说的是把

您有没有本事随时清除杂念

脩(xiū)除玄监,能无疵乎 (出自道德经第十章) 这句话在通行本里是涤除玄览,能无疵乎。涤除玄览的览是看的意思。有人说玄览是心里的镜子,但为什么这样讲,却解释不清楚。等看到马王堆帛书乙本,我们发现,原来这里不是览,而是监。 监字最早是镜子的意思,既是名词也是动词。古代最开始的时候没有镜子,人们看水里的影子,审视自己脸上有没有东西,这种状态就

如何让自己管理的人活得很好

爱民栝国,能毋以知乎 (道德经第十章) 爱民栝国,能毋以知乎?这句话是什么意思?首先看爱民两个字。大家往往会说,老子做事是不讲感情的,这叫圣人不仁。实际上不是这样,圣人不仁是圣人不把仁字挂在口头上。作为领导者,应该对您管理的人有爱,所以老子说爱民。 帛书乙本里的栝国在通行本里是治国。在通行本《道德经》第七十三章,有一句勇于不敢则活,帛书乙本用的就是这个栝字。因为栝跟活在古代音是一样的,而且字形非常相像,很容易抄错,或者可能就是借用这个栝字。 爱民栝国中栝的意思是,让这个国家的老百姓能够活下来,而且活得很好。这和治是有区别的,治是以各种技巧、手段去治理,跟老子的意思恰恰相反。 老子爱老百姓,希望大家都能活下来,活得好,不用治。这是一个很高的要求。怎么做到呢?其实老子一直

面对各种机遇, 要保持一种“雌性”的状态

天门启合,能为雌乎 ?(出自道德经第十章) 在动物世界里,雄性总是欲望很多, 雌性总是很安静 古代对天门的解释有很多,历朝历代莫衷一是。其实,我觉得庄子讲的天门跟《道德经》比较接近。庄子说,这世间万物,有乎生,有乎死有生有死,这是自然的。有乎出,有乎入中医就讲气机在身体有出有入,无非升降出入而已。入出而无见其形您看不到它的具体形状,看不出来怎么变化,这叫天门。 所以庄子说天门者,无有也,万物出乎无有,意思是万物从无到有,又从有到无,这种变化之间的枢纽,叫天门。这是一种大的概念,讲的是自然之道。我认为庄子讲得比较到位。 还有修炼的人把天门解释成心门,称其为思想生灭之门;也有人说是顶门,说我们脑袋顶上阴阳出入,也就是灵魂从这里进出,这叫天门。这都是修炼的人在看了古代经典以

自然施与,才是最好的施与

明白四达,能毋以知乎 (出自道德经第十章) 领导者要像阳光那样自然地照耀大家 明白四达,能毋以知乎?这句话在帛书本出现之前,各种版本都不一样。通行本是明白四达,能无为乎,说的是,天下事您都知道了,但是您能不能保持无为的状态呢?傅(傅奕)本是明白四达,能无以为乎,说的是,天下事您都明白了,能不能不为了什么去做事,或者不做事?还有的是明白四达,能无知,说的是,天下事都明白了,您能不能保持一种无知的、假装不知道的状态,等等。但是这些解释都是比较模糊的。 等到帛书本一出现,我们才知道原来是明白四达,能毋以知乎。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过去有人讲明白四达的意思是天下事我都知道了,我觉得这是不对的。明白是光明、光亮的意思。明白四达的意思是,天之道,像太阳一样,让阳光洒遍世界,让光明遍

别觉得自己是 别人和万物的主宰

生之畜之,生而弗有, 长而弗宰也,是谓玄德 (出自道德经第十章) 这一章的前几句讲的是修炼方法,最后老子点出了修炼要达到什么样的境界。什么境界呢?就是跟天之道非常接近的境界。 老子说生之,就是像天之道一样生养万物;畜之,就是保护它,让它长大;生而弗有,意思是天之道生养万物、生发万物,让万物如此繁茂,但是它不拥有,也压根儿没什么企图心。这种状态就是天之道的状态。 长而弗宰也的意思是,不觉得自己是万物主宰。宰是主宰的意思。说的是天之道虽然生养万物,但是它不说这是自己的功劳,不觉得自己是天下的主人,它隐藏在后面,把位置放得很低,让万物自己去生长。老子说这种品德是谓玄德。刘备的字玄德,就是从这儿来的,玄德是深远的德行,是非常大的德行。 老子在《道德经》里一直讲天之道,不断地把

有“有”,就一定要留出“无”来

三十辐同一毂(gǔ),当其无,有车之用也 (出自道德经第11章) 不给自己和别人留出空间有什么后果 在这一章里,老子用了几个比喻来说明一个道理。三十辐同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也。这是第一个比喻。 三十辐同一毂的辐是什么意思?辐左边是车字旁,是指车轮上的车条,也就是支撑、连接车轮外边的框和中间的毂的东西,向外发散,呈放射状,可能是木头的,也可能是金属的。毂是什么?是车轮中间的圆木,中空,可以让车轴穿过。 老子讲,三十根车条共用一个车毂三十根应该是当时的技术标准。当其无说的是正因为车条之间有空间,有车之用也意思是所以车才能用。车轮如果都是实心的,车往往就走不好了(车轮出现的时间很早,有可能出现过实心的,但是很快就变成有空隙的了,因为更轻巧,转得会很快很轻便)。 这一句,老子实际上

放空,才能接收更多的能量

埏(shān)埴(zh)而为器, 当其无,有埴器之用也 (出自道德经第11章) 为什么我们的胃肠系统是中空的 接着,老子讲埏埴而为器,当其无,有埴器之用也。这又是一个比喻。 埏其实应该读yn,现在都读shān了。我就按照现在的读法讲。帛书本把埏写成 ,实际上都是根据音来借的字。 埏是什么意思?它最早指的是土地的边界,后来指把水和土混合起来,也就是和泥。埴是黄土,是做陶器的原料。您把黄土做成器皿,这些器皿要装水、装酒、盛饭,如果做成实心的能用吗?所以老子说当其无恰恰中间留出空来,才有埴器之用也,通行本是有器之用,而帛书本多个埴字,是更加精准的说法。如果您把器皿做成实心的,没有无,就不能用了。 您看,老子又在讲有和无的关系,虽然看上去是相反的两个概念,但是互相又是不可缺少的,两者相结合,才能

积淀得越久,才可能爆发得越精彩

凿户牖(yǒu), 当其无,有室之用也 (出自道德经第11章) 人生不能一直想有,一定要有无 老子一直在讲有和无的关系,用了两个器具来向我们展示空的作用,来说明这个世界上无的重要性,有和无在一起才构成我们的整个世界。 老子接着说:凿户牖,当其无,有室之用也。 凿是挖,凿开;户现在当门讲了,但是门和户是不一样的,两扇的叫门,单边一扇的叫户。牖是什么?就是窗户。盖房子不能搞成封闭的,要凿开门和窗户,透进亮光来。这门和窗户都是空的,因为有空的无,所以才有室之用也房子才能用。 这个比方很好玩儿,首先,您不可能把房子做成实心的;其次,也不可能把它四周都密封上,否则人根本进不去。所以正因为有了有,但是又留出了无,所以这房子才能用。 我前文分别讲过健康、教育孩子、做领导等有和无的关系。其实人

我们一辈子的修炼, 不过就是为了控制欲望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利和用有什么区别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老子的这句话是接前文的三个比喻来说的,前文老子用三个器物打比方,说万物有有就有无,大家不要只盯着有,无也是非常有用处的。这里老子给大家做了一个总结性的解释,说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利和用有什么区别? 利当什么讲?利左边的禾代表庄稼,右边的立刀代表刀刃,所以利表示收割

不要沉迷于征途上的诱惑

五色令人目盲 (出自道德经第12章) 看见再美的颜色,也不能连黑白都分不清了 前文老子一直在讲要去掉欲望,本章老子进一步讲怎么去掉欲望。什么是盲?古人认为,目不能决黑白之色则谓之盲,黑白是最基本的颜色,如果您连黑白都看不清楚了,那您的眼睛基本上就瞎了。 五色指什么?古人认为五色是青、赤、黄、白、黑,五种正色。这里五色并不单指这五种颜色,而是泛指各种颜色。老子说,看了太多五颜六色的东西,会使眼睛失去功能。 五色为什么会使人目盲呢?颜色不是越缤纷越好,看上去越美丽越好吗?老子这是在打比方,并不是真的看多了鲜艳的颜色,眼睛就失明了。老子这句话的意思是,因为这些色彩太美丽了,会让您迷失其中,慢慢地您连最基本的黑白都分不清楚了,忘记最主要、最重要的东西。 五色和目盲讲的还是欲望眼睛

过度的赞美, 会让您无法容忍正常的声音

五音令人耳聋 (出自道德经第12章) 一味追求美好,就无法忍受不美好了 五音令人耳聋是个奇怪的说法,跟五色令人目盲是一样的。为什么老子说五音能令人耳聋呢? 什么是五音?中国古代把音分为五个音阶,即宫、商、角(ju)、徵(zhǐ)、羽。而且有这样一个理论,五音对应五行,即宫、商、角、徵、羽对应土、金、木、火、水,与中、西、东、南、北是对应的,等等。 老子说的五音令人耳聋,难道是说我们听了音乐以后耳朵会聋吗?不是,老子还是在打比方。老子是用这个比喻来说明,欲望过多会导致人失去最根本的判断力。老子用视觉、听觉、味觉等感官,来代表欲望,因为它们会产生各种联想,会有各种渴望,它和心里的欲望是相联结的。 比如音乐,我觉得世界上最有魅力、最能够撼动人心的就是音乐,有的时候我听到一首曲子,情绪

还有多少人记得食物本来的味道

五味令人口爽 () 过于追求五味的极致,身体就会受到伤害 前文讲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下面老子又告诉大家五味令人口爽。这句话跟前边不一样了,前边说的五色让人眼睛不行了,五音让人耳朵不行了,而这五味却能让人口爽怎么跟前面是反的呢? 爽是什么意思呢?爽并不是指我们现在常用的好、开心的意思。现在说吃什么东西吃得爽,是后来出现的。爽除了有爽朗

为自己不断捞取时, 您的心会发狂

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 (出自道德经第12章) 做了违反规则的事,心里应该无比内疚 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这句话,老子讲的是打猎。过去的贵族每年都在一定的时候去打猎。在古时候,打猎可以锻炼身体,当然也是一种享受、乐事。但老子说打猎不是什么好事,会让您的心发狂。其实,老子说的打猎,并不是指具体的打猎,而是指那种为自己的欲望主动猎取,被欲望驱动的状态这会让您的心发狂,让您心里不平静。 我记得小时候有一本叫《我们爱科学》的杂志,在当时是奢侈品。我们家那时候只有古书,我很希望能看到这种没有看过的书,所以就偷偷拿了父母的钱去买来看那两天我真是心惊胆战,眼睛随时盯着父母的脸色,他们每说一句话我都竖着耳朵听,但凡父母说我的什么东西哪去了,我的脸色唰就变了,汗都出来了。实际他们说的是别的东西

世上没有什么东西 “难得”和“不难得”

难得之货令人之行妨 为什么最终取得天下的是刘邦, 而不是早期更厉害的项羽 老子接着讲难得之货令人之行妨。这句话的意思是,世界上难以获得的宝贝会让人的行为受到阻碍,会让人的行动受到影响。我们做事常常有自己的目标、理想、使命等,这些往往是很高远的,需要有一个长期计划。但是在实施计划的过程中,会有各种各样的机遇、各种各样的好东西来诱惑您,如果太

为了欲望去做事, 人生必定失败

是以圣人之治也,为腹而不为目, 故去彼而取此 (出自道德经第12章) 不要为了欲望,要为了健康而活 是以圣人之治也,为腹而不为目,故去彼而取此。这是帛书乙本的说法。通行本里是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一般大家都认为这句话是讲普通人修炼的,其实并不是。老子说的圣人不是文化上、学问上的圣人,而是得道的领导者;老子提的这些要求,都是领导者提升

要用对待“宠”的态度 来对待“辱”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何谓宠辱若惊?宠之为下也。 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出自道德经第13章) 别把宠当回事,宠和辱没那么大差别 老子说:宠辱若惊。有人感觉奇怪,不是常说宠辱不惊吗?其实这里的宠辱若惊跟我们常说的宠辱不惊,完全是两个角度。宠辱不惊是说人心里很平静,把好事、坏事都当没事一样,这是一种高人才有的境界。老子讲的宠辱若惊则是一种修炼方法,最终会进入到宠辱不惊的状态。 宠辱若惊是什么意思呢?我认为宠字在这里是一种意动用法,是以为宠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是,以辱为宠,把侮辱当作宠幸。 为什么要这样呢?老子解释道:何谓宠辱若惊?宠之为下也。得之若惊,失之若惊。(在这一章,老子的话是穿插着说的,我给大家挑出来讲,先不讲贵大患若身)这种宠幸,您得到了、失去了都会

所有麻烦都是成长中的资粮

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 为吾有身也;及吾无身,有何患 (出自道德经第13章) 很多不愉快的经历,恰恰能成就您 在宠辱若惊之后,老子接着讲贵大患若身。贵大患若身就是觉得大的忧患很宝贵,要像对待身体那样去对待它。 何谓贵大患若身?老子说: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也。我们为什么觉得人生总是有忧虑,有各种各样的不开心?因为我们有身体。我们的身体,要吃好吃的,要享受,所有的忙碌奔波都是为了身体,我们会为这些发愁;身体有病了,我们也会发愁。 通俗地讲,我们每个人是不是有点儿犯贱?虽然身体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忧患,但是我们依然爱它,把它当作非常宝贵的东西,为它无怨无悔地付出。这叫贵大患若身。 我们要是没有身体会怎么样呢?老子说:及吾无身,有何患?您要是没身体,您还有什么可愁的呢?

把自己的身体看成天下, 把天下看成自己的身体

故贵为身于为天下,若可托天下矣; 爱以身为天下,如可以寄天下 (出自道德经第13章) 要把对身体的态度放到管理天下上 故贵为身于为天下的身可以解释成大患,贵为身就是把身体这种大的忧患当作宝贵的东西。于是放在的意思,于为天下,就是放在管理天下上。这句话的意思是,虽然身体是麻烦,会带来忧患,但是您如此爱它;如果把这种劲头、这种态度用到管理天下上,

不按照道的规则做, 您的人生就会倒霉

视之而弗见,名之曰微。 听之而弗闻,名之曰希。捪(mn)之而弗得,名之曰夷。三者不可至计,故混而为一(出自道德经第14章) 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的东西就不存在吗 《道德经》的行文有个特点,老子在讲了大段人世间的事以后,会突然提一下天之道,然后再讲大段人世间的道理,再讲一段天之道 古人很聪明,写文章不断地把天之道和人世间的道掺在一起,我们读着就不枯燥。 《道德经》开始的时候,老子讲过天之道,这是形成我们这个世界最原始的动力。道的状态是这样的:说道有,但您看不到它,听不到它;说它没有,它还存在。道介于有和无之间,无名无实,但是又存在着。接着老子教给我们很多做人的道理,然后老子在这一章又开始讲天之道了。 老子是怎么考察天之道的? 老子说:视之而弗见,名之曰微。微的本意是悄无声息地

道无高下,一点点地做, 一点点地变好

一者,其上不皦(jiǎo),其下不昧。 寻寻呵不可名也,复归于无物。 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沕望。 随而不见其后,迎而不见其首。 执今之道,以御今之有, 以知古始,是谓道纪 (出自道德经第14章) 道虽然无形,但您却能感觉到 前边老子说的道,您看也看不到,听也听不到,摸也摸不到,三者不可至计,不可以去度量它、探寻它,故混而为一,它会体现成一个一。 一是什么?一是道的具体体现,一者,其上不皦,皦是清晰、明亮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是,上边接近天的、特别高的位置,不是那种特别清晰、明亮的状态。 其下不昧(帛书本写的是其下不忽,忽是渺茫的意思),昧是阴暗、昏暗、看不清楚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是,下边不是很昏暗的、不清楚的状态。 这个一为什么有这个状态?因为混沌的状态就是这样的。一般有形的

悟道,并不是让您逍遥世外

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达,深不可识。 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 曰:豫呵其若冬涉水 (出自道德经第15章) 得道之人,就像冬天过结冰的河面那样谨慎处世 前面讲的是天之道,大家说天之道如此玄妙,我们不大容易领会,还是人间之道我们更容易接受。老子也怕大家觉得太玄了,所以就给大家点到为止,之后更多的是讲圣人之道。 圣人之道是什么样的呢? 古代那些达到了道的境界的人,善于按照道的指导去做事的人古之善为道者,他们的思想特别精微、深奥,无所不包含微妙玄达。在这里,玄是深远的意思,达是四方都能达到的意思。深不可识(帛书本和楚简写的都是深不可志)它太深奥了,以至于没法很清楚地把它标识出来、描述出来。 老子接着说夫唯不可识,因为它太深奥了,不能清楚地描述出来;故强为之容,所以勉强地去描述它的状

经常为他人着想的人,也是真正的得道之人

犹呵其若畏四邻 (出自道德经第15章) 悟道的人,做事都很小心谨慎 犹呵其若畏四邻。上一节讲了,犹和豫的本意是一种猴和象的行为状态,说明悟道之人做事都很小心谨慎。而这句话是说,悟道的人做事小心谨慎,好像怕四周的邻居一样。大家看见这句话会感觉奇怪,这哪是悟道的人,悟道的人应该什么都不在乎才对。这里讲悟道的人若畏四邻,好像担心周围的邻居说他、指责他,大家都盯着他一样。 老子把这句话讲得非常清楚,作为一个领导者,您在管理时要特别谨慎小心,做事要三思而行,尤其对待自己的品行,要像大家都盯着您的那种状态一样。这个理念跟儒家的慎独非常接近,就是平时大家都看着您时,您一定要举止得体、说话严谨。在独自相处时,您能不能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这时才是真正考验您修行的时候。 比如在外人面前

时刻保持“敬”的心态, 离道就不远了

严呵其若客 (出自道德经第15章) 严呵其若客。这是帛书乙本的写法。通行本是俨。在古代,严有紧急的意思,还有一个含义是敬。一般大家会把严当成威严,把这句话解释为像去做客一样严肃认真。其实严在这里是敬的意思。老子这句话是说,悟道的人要时刻保持敬的心态,好像自己在一个地方做客一样,保持一种对四周尊敬的态度。 老子描述的悟道之人的品性,跟我们想象的那种飘飘然的、虚无缥缈的、到处云游的状态完全不同,而是一个入世修行的状态。老子实际讲的是,要以出世的心态去做入世的事。怎么入世?要严谨、认真,保持一颗恭敬之心去做事,这个状态才是真正悟道的人。 《道德经》讲的是领导者法则,老子为什么强调领导者要保持一颗恭敬之心,好像自己是客人一样?因为一般人的位置提高以后,往往就会骄傲起来,感觉自

得道之人,就像杯里的冰化成水一样无声无息

涣呵其若凌释 (出自道德经第15章) 悟道以后,心里就不纠结郁闷了 涣呵其若凌释。涣字当流散、离开讲,是水流着流着散开了的样子;凌是积累起来的冰,即厚冰、大冰块;释是化开的意思。这句话是说,悟道的人的状态像冰化开一样。老子这句话后来成为一个成语涣然冰释,是说矛盾、纠结、疑问等像冰块一样消融了。 如果您观察过可乐里的冰块融化的过程,就会发现很有意思。一开始冰块很完整,过一会儿再看,冰块慢慢化没了一部分,过一会儿再看,冰块彻底没了。在无声无息之间,冰块自然而然地化成水了。老子讲,悟道的人,就像杯里的冰块化成水一样,无声无息。 这句话有几种讲法。 一种讲法是,悟道以后,心里那些纠结、郁闷、不通的地方,就像冰块化成水一样,在无声无息之间慢慢地消散了,会进入一种轻松、自如的状态。因

承认自己笨有啥好处

沌呵其若朴。 混呵其若浊 (出自道德经第15章) 在意好坏、上下、前后、多少的人, 其实没活明白 老子接着描述悟道的人到底有什么样的品性。 沌呵其若朴是帛书乙本中的写法。通行本写的是敦兮其若朴。敦是敦厚的意思。朴是没有经过雕琢的木头,过去的朴就是树皮,指那种坑坑洼洼、没有雕琢成光滑的样子。沌是混沌的意思,混沌是天地之初,阴阳未分,那种不够清晰、模模糊糊的状态。 为什么说是混沌?因为下一句是混呵其若浊。(混在帛书本写的是湷(hn),通混。)老子在这里是把混沌颠倒过来说的沌呵其若朴。混呵其若浊,说的是混沌的状态,实际是一个意思。其若浊的浊是不清晰的状态,是那种混在一起,既不明亮也不阴暗的状态。老子讲,悟道之人处于一种混沌的、大智若愚的状态,就像没有雕刻的木头一样质朴,像水里什么东

如何变成一个明眼人

旷呵其若谷。 浊而静之徐清 (出自道德经第15章) 事情的真相未必是您想的那样 旷呵其若谷。这句话的意思是,道啊,它宽阔,像山谷一样,有一种中空的状态。(这句话在帛书乙本中是有的,但是郭店楚简里没有,我怀疑这句话是后人在写批注时加上的。) 接下来老子讲浊而静之徐清,安以动之徐生。 浊而静之徐清是什么意思?一般解释为,浑浊的水,安静下来就会变清。但如果联系前后文就会知道,老子说的朴和浊都是对混沌状态的描述,而不是污浊的意思。这句话是说,真正到了浊的状态的人,只要静下来,就能得到真正的清澈。 我们一般人平时在生活、工作中很难做到真正的清静、清澈。因为我们心中往往有各种念头,遇事会先入为主,一上来就判断好或者坏,这叫二元对立。做出这种判断的人,他心里的天平就没有平衡的时候,总是

怎样做事才会生机勃勃

安以动之徐生 (出自道德经第15章) 照良知去做事 浊而静之徐清,安以动之徐生。这句话大家都解释成有道的人,浑浊了就让你清静下来,安静以后再让你动起来。这是把这些看成孤立的动作,实际上它们跟前面的混沌是连在一起的。 沌呵其若朴。混呵其若浊。浊而静之徐清,安以动之徐生。连起来讲就是,有道之人会进入一种混沌的状态,他心中没有形名之分,像木头一样质朴。因为他进入了混沌的状态,心中非常平静,所以他能够做到真正的安静,变得清澈下来,从而看清事物的本质。这时安以动之徐生,以安静状态做事,他一旦动起来,生机马上就出现了,这是真正的生机。这种人做事会跟别人不一样,会特别纯粹,而且特别容易把事做成。 比如前文讲到的王阳明,他是儒家的圣人,他就能做到浊而静之徐清,安以动之徐生的状态。王阳明

凡事不做到最满,有什么好处

保此道不欲盈 (出自道德经第15章) 追求盈可能会带来什么恶果 保此道不欲盈。这句话是说,一直按照道去做事的人,总是不想把自己做到最满。 这是一种什么状态呢?为什么悟道之人会不想满呢? 什么是盈?您赚了十个亿是盈吗?赚了一百个亿的人出现了,您相对就是亏,人家就是盈。这种比较永远没有尽头,是一种不智慧的思考方式。 正因为悟道之人放下了这种比较的念头,放下了形名之分,他心里会特别坦然,不会像别人那样追求那种盈、满的状态,追求极致,而是坦然地一点点往前走,随缘去做。因为他们懂得,所谓的盈,本身就是一种幻象,换一个标准、换一个考量的角度,可能马上就改变了。 追求盈会有什么坏处呢?给大家举个例子。之前有一个奶业品牌,规模做大了以后提出一个目标,要做全世界第一奶业品牌。有理想是好的,

不完美,才美

夫唯不欲盈, 是以能蔽而不成 (出自道德经第15章) 越从容,才可能做得越好 夫唯不欲盈,是以能蔽而不成中的蔽是破旧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是,因为人悟道了,所以就没有大成,没有那种圆满无缺的状态。 有人问,难道是老子告诉我们要故意搞点儿残缺、搞点儿遗憾出来才行吗?有人说这就是安于守旧,是一种消极的状态。 实际老子讲的是什么意思?老子说悟道之人做事不想做到极致的状态,因为他看清楚了盈的状态是幻象,而一切人们所认为的完美、圆满、极致,换一个角度可能就是残缺的,所以老子说悟道之人坦然去做事就行了。 举个例子,大家都知道演艺圈竞争非常激烈,新人辈出,稍有不慎,就被新人盖过去了,所以每个人都在拼命地狂奔,但其实很多人没那么拼命也做得非常好,比如有位演员叫高圆圆,她每部片子都拍得很认真

想过好此生,只要把自己的片段过好就行

致虚极也,守静笃也, 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也 (道德经第16章) 尽量清空自己,保持安静的、纯粹的状态 致虚极也,守静笃也是在讲怎么能够达到悟道的过程。老子说,首先要尽量清空自己,使自己清虚到极点。极是到极点的意思,虚是清空自己。守静笃也的笃,大家一般解释成笃定,有一直坚持下去的意思,实际笃还有纯的意思,这里应该当纯讲,守静笃也的意思是要保持安静的、纯粹的状态。 这句话是说,我们把自己清空以后,保持一种特别安静、纯粹的状态时,我们才能够体会这个世界的奥妙。 老子接着讲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也万物一齐生发、运作时,我们如果能够秉持一颗特别安静的、纯粹的心来观察这个世界,就能看清这个世界生灭往复的变化。这是老子又在讲天之道与世界的运行法则了。 这个世界是怎么变化的?我们可以通过观

永远不要想永远的事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 归根曰静,是谓复命。 复命曰常,知常曰明; 不知常,妄,妄作,凶 (出自道德经第16章) 不要想永远的事,最后都会归根 通行本中的各复归其根在帛书乙本里是各复归于其根。夫物芸芸的夫是个语气词,芸芸是纷纷芸芸的意思。这句话是说像芸芸众生一样。夫字在帛书本和郭店楚简的版本里都是天,从语气来讲,可能夫物芸芸听着更顺,但是天物芸芸的意思可能会更合适,指的是天地万物芸芸,纷杂众多。 各复归其根的意思就是,当您保持一颗安静的心,把欲望清空以后,客观地看这个世界,您会发现原来事物在来回往复地发展,没有什么事能永远地发展下去,最后都会回到根上来。就像树根长出树干、树枝、树叶,最后树叶落下,变成新的物质,给树根提供养分这种生命形式的转化,叫归根。 动物也不会一直生长下

做到了公平, 您才能坐在王者的位置上

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 公平是领导者的重要素质之一 老子在这一节告诉大家,我们要知道世界的本质就是这么往复发展的,这是它的常态,明白这个道理,您就是活得明白的人,否则您就会妄作,妄作的人就一定会凶。 知常容的意思,知道世界运行的常态,您的心胸才能宽,才能够包容、宽容。 容乃公的意思,宽容了以后您就会做到公平。 公乃王的意思,做到公平了,您才

做事公平,您才能长盛不衰

王乃天,天乃道, 道乃久,没身不殆 成吉思汗为什么能建立世界上最大的帝国 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老子讲,如果您明白这个世界的发展是从无到有,从有又回到无的来回往复的状态,您的心胸就会宽广;心胸宽广了您才能做到真正的公平;做到公平了,您就能够成为真正的领导者,这样您就跟天和道特别接近了;跟天和道接近了,您才能长久地领导下去,才能

管理者的最高境界: 建立好制度,让组织自行运

太上,下知有之 (出自道德经第17章) 本章讲的是管理的内容,老子在文中把管理者分成四个境界: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誉之;其次,畏之;其下,侮之。 第一个境界是太上,下知有之,意思是最高一层管理境界的人,其实他下面的被管理者就只知道有这个人而已。被管理者和管理者之间不会发生什么直接关系,管理者也不会没事就发号施令,去告诉被管理者该干什么了目标是什么,等等,他已经把制度建立好了,让其自动运转就行了。这样的领导者非常轻松,他的员工每天工作也非常有秩序。 为了说明这种境界,我给大家讲个故事。 古代有一首歌叫《击壤歌》,讲的是尧帝时代的事。有人看到一个老人在玩击壤(古代一种掷石子的游戏),玩得很开心,就问:老先生,您怎么这么开心呢?老人回答:我吃得上饭,粮食又种得好,闲余时间

管理者的第二境界:施与被管理者恩惠

其次,亲誉之(出自道德经第17章) 老子讲管理者的第二个境界是其次,亲誉之,这种境界比最高境界要低一点儿,这种境界的领导者,他下面的人亲近他、尊敬他、称赞他,老子说这种状态是第二等的境界。大家一听可能就晕了:不对啊,我们说这领导可亲可敬,是我们的榜样,这不是说领导好吗?怎么在老子这儿变成第二境界了? 其实这是有道理的,在太上的境界中,您说被管理者会不会尊敬、亲近领导?不会的,因为制度建立好以后,所有人正常开展工作就行了,我们不用去讨好这个领导者。而处在第二境界中的领导者跳出来了,他不像天之道那样隐于背后了,他跳出来把自己变成榜样了,给员工恩惠,鼓励他们,让他们去以领导者为榜样做事,这时候他是大家的动力了。 好比说养鸟。太上,下知有之的境界提倡的方式是放养。我把制度建立

管理者的第三境界:使被管理者畏惧

其次,畏之 (出自道德经第17章) 老子讲管理者的第三种管理境界是其次,畏之。这个境界的管理者,被管理者特别害怕他、畏惧他,在他的压力下去工作。 这种管理者很常见,往往特别威严,他一进办公室,所有员工都鸦雀无声,不敢看他,这种领导靠着对赏罚的掌握去推进公司的发展。 老子到这儿总共讲了三个层次,这三个层次分别代表什么?我常说管理有三个境界,分别是道、德、法。道是最高的,是世界运行的规律,领导者明白规律以后,他隐身于其后,让一切按照道去运行,按照制度去执行,大家自主去完成自己的工作,这种境界最高;德是道的外在体现,它是榜样以及各种品德,以德来运行企业,就需要各种榜样与行为规范;法是最后的强制性惩治措施。 道、德、法这三个层面是豁然贯通的,是互相依存的。没有道的话,大家就会质

管理者的最低境界:被管理者甚至会侮辱管理者

其下,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出自道德经第17章) 老子讲管理者最低的境界是其下,侮之。各版本略有不同,现在的通行本都讲是其次,侮之,郭店楚简说是其即,侮之,我们以帛书本说的其下,侮之为准。意思是最低层次的管理境界,被管理者会侮辱这个管理者,为什么会这样呢? 作为管理者,第一个境界是隐身于其后,无我利他,为大家做事,把制度建立好以后,让大家去运行,这种境界是最高级别的;第二个境界讲领导者是楷模,是榜样,领导者关爱员工,对员工特别好。但是这种境界有个问题,这领导者一旦不发光了,企业会立刻黯淡无光,一片混乱,企业也就不可长久。这样的领导者一定要上升到上一个境界;第三个境界是被管理者怕他,这领导者赏罚分明,特别有威严,用威严、刑罚来让被管理者害怕他。 这三个境界,如果前一

最高境界的管理目的:让被管理者自然而然地获

犹呵,其贵言也。 成功遂事,而百姓谓我自然 (出自道德经第17章) 接着,老子说犹呵,其贵言也。犹字是指一种猴类,这种动物非常谨慎,刚下树下到一半,听到人声就又回去了,老子借指最高境界的管理者做事非常谨慎。其贵言也,他特别珍惜自己的言辞,从不滥用,但是只要发表言论就都是很重要的。犹呵,其贵言也,这种做事小心谨慎,不轻易发表言论的领导是境界很高的。 但有的领导就不这样,他会不断地干预下属的工作,并且认为自己最聪明、最厉害。比如安排下属写一个报告,过十分钟来看一眼,一看这话不对,不得当,他就告诉下属应该怎么写,过十分钟,又来了,一看这句话写得也不对,又告诉下属这句话要怎么改,过十分钟又来了这报告您还不如自己写呢,您打心底不相信下属的能力,不断地去指点,让人家来回调整。 有的

只有大道快废了, 才会出现真正的“仁义”

大道废,有仁义 (出自道德经第18章) 当强调仁义的时候,说明已经开始缺乏仁义了 这一句现存的版本太多,在通行本中为大道废,有仁义,意思是大道废掉了,才出现了仁义;傅本是大道废,焉有仁义,意为大道废了,怎么会有仁义呢? 帛书甲本是故大道废,案有仁义,案实际跟安是相通的,楚简此处为女,实际上也可理解为安字,也就是大道废,安有仁义,安字古代通焉字,意为大道废掉了,怎么会有仁义存在呢?听着好像道理也是对的,可是我觉得这么理解不大妥当,应该是通行本的大道废,有仁义。这句话的意思是,大道废了,才有仁义存在。所以我认为通行本的讲法是比较合理的。 可能您会觉得奇怪,老子说的是什么意思?怎么大道废了才出现仁义呢?这里就要提到老子在上一章讲的管理者四个境界中的第二个境界(如果领导者没有遵

“伪装者”是这样炼成的

慧智出,有大伪 (出自道德经第18章) 什么样的伪装最可怕?领导者的伪装最可怕 慧智出,有大伪。这句话的意思是,当领导者用各种智慧去管理企业的时候,就很危险了。这种境界的危险在于,如果领导者内心是好的还可以,但是如果这领导者心怀叵测的话,那就容易出大问题。其实在自然界里,伪装是经常会出现的。 比如,美国有一种能变成蛇的虫子,这种虫子外表的花纹跟蛇一样,一遇到危险,头部立刻鼓起来,别的动物一看,以为这是蛇,就躲开了。所以,这是一种小技巧,动物们通过伪装能够保护自己,更典型的是变色龙,它走到不同的地方,会根据周围的环境来变色,这也是一种伪装。这种伪装为什么会出现呢?因为有了点儿小智慧,很多动物都有这种小小的智慧。 至于人,那智慧就更高了,人更是会伪装的。比如说现在不少女士比

当社会开始提倡孝慈的时候, 可能这个社会已经

六亲不和,有孝慈 (出自道德经第18章) 不要等到口渴的时候才去喝水 六亲不和,有孝慈。老子这一章一直在讲,如果第一个境界没有达到,第二个境界就会出问题。当大家亲属关系都协调不好的时候,才需要讲孝慈,所以当真的要把孝慈拿出来讲的时候,可能这社会已经失去孝慈了。老子认为,当社会开始提倡大家孝顺,讲孝慈的时候,说明这个社会已经开始六亲不和了。 好比说喝水,医学工作者对此就很讲究,认为您不能等到口渴的时候再喝水,因为从缺水到发出信号,再到您感觉口渴这个过程,实际身体已经缺水了,这种状态时喝水又容易喝多,肚子反而胀了。科学的做法是平时没事就喝点儿水,尽量别让自己进入口渴的状态。 所以大家看,口渴其实是一种警示,一旦这种警示出现了,说明身体系统已经有问题了,可是到这个阶段再去做补

一个公司,最好不要树立“忠臣”榜样

国家昏乱,有忠臣 (出自道德经第18章) 如果只有一个忠臣做榜样,社会就出问题了 前文讲大道废,有仁义;六亲不和,有孝慈,这里接着讲国家昏乱,有忠臣。(刨除慧智出,有大伪,因为这句在郭店楚简里没有,很可能是后人加上的。)这三句话,老子是按照修身、齐家、治国的顺序讲的,您看就这么一个顺序,很有意思。 我们先看看国家昏乱,有忠臣是什么意思。这句话在帛书甲本中是邦家昏乱,案有贞臣。楚简写的是正臣,正字古代是通贞的,但是因为现在大家都用忠臣了,我觉得忠和贞没有本质区别,所以我们以通行本的国家昏乱,有忠臣为准。 这句话的意思是,当国家陷于混乱的时候,忠臣就出现了。因为当一个国家里所有的管理者都各司其位,都能够兢兢业业地工作,就不需要宣扬谁是忠臣。如果开始宣扬某某某是忠臣时,说明国

领导者一旦追求“圣”“智”,就坏了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 (出自道德经第19章) 任何人到了高位,都可能产生幻觉 本章老子讲绝圣弃智,民利百倍,大多数版本写的都是绝圣弃智,帛书本写的是绝圣弃知,但知通智,只有郭店楚简写的是绝智弃辨,民利百倍这个尚待考证,我们还是按照传统版本来讲。 我们首先要搞清楚这句话是要求谁的,很多人认为这句话是要求老百姓的,说老百姓要绝圣,把圣、圣贤这种思想扔掉,把智慧也扔掉,老百姓就可以获利百倍了。我一直强调《道德经》是写给领导者的,所以如果把这样的话放到老百姓身上,就乱了,您就不能明白《道德经》到底在说什么。其实此句是说领导者绝圣弃智,就能够民利百倍老百姓就会受益很大,幸福很多。 老子不是一直强调领导者要做圣人吗?为什么现在又要领导者绝圣弃智?什么是圣和智?圣是超凡入圣,一种特别高

不要费那么多心思去 教化别人

绝化弃虑,民复孝慈 (出自道德经第19章) 先做好自己,再去考虑影响别人 接下来这句话,郭店楚简写的是绝化弃虑,民复孝慈,而通行本和帛书甲本都是绝仁弃义,民复孝慈,我认为绝化弃虑这个意思更准确,所以我们按照此版本来讲。 绝化弃虑,就是告诉领导者不要费那么多心思去教化百姓,放下自己的思虑,放下为自己的名誉、地位等去考虑的这些想法,按照大道去做事,把自己放低,坦然为大家做好事,这种无我利他的状态就是道,您进入这种状态了,老百姓自己就跟着变得孝慈了。这是老子的领导者法则中的一个核心思想,也就是说领导者把自己做好了,员工自己就会慢慢地改变。 老子强调,作为领导者,您必须先提高自己的修养,在大道的层面做事,您的员工才会追随您,跟您学习。但如果您只为自己考虑,不断地用各种计谋、技巧

放弃对巧利的追求,您身边的人才可以安心做事

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言也, 以为文未足,故令之有所属 绝巧弃利,盗贼无有中的绝是禁绝的意思;巧是那种珍贵的、精巧的东西。弃利的意思是放弃那种能带来大的利益的东西,比如说珍贵的宝石、黄金,等等。老子说,把这些放弃了,盗贼就不会出现了。好多人以为这话是对老百姓讲的,以为是老子告诉老百姓要放弃那些珍贵的东西,这样就没有盗贼了,社会就好治理

学会见“素”,才能保“朴”

见素保朴 (出自道德经第19章) 见素说的是看到了事物的本质 此句通行本是见素抱朴,郭店楚简版本是视索保朴 。我相信老子写的是保,意指保持质朴的状态。因为保和抱的音相似,所以古人应该是误写成了抱朴,结果反而流传下来了。本书以见素保朴为准。 老子认为领导者见素保朴的状态,是达到前面那三种境界的根源。什么是见素保朴?素是指特别纯的丝,这种状态叫素,比如我们说某个人素颜,就是说这个人没化妆。见素说的是您看到了事物的本质。比如现在大学生找工作的问题。很多大学生跟用人单位聊的都是你们在哪办公?待遇怎么样?有没有午餐补贴?这样的问题。我觉得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单位提供了什么样的平台,在这个平台的人能做什么事,能得到什么样的提高和成长,这才是关键。 所以好多大学生把各种福利待遇条件

“少私而寡欲” 能带给我们什么好处

少私而寡欲 (出自道德经第19章) 人为什么会生病,跟患得患失有关 少私而寡欲的意思是,我们要尽量减少自己的私心,减少自己的欲望,这样才能够顺利地进行工作、生活。这是老子对我们的要求。那么我们为什么要少私而寡欲? 从健康的角度来讲,中医认为内伤有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这七情是正常人都会有的情绪,但不能过分,一过分就会伤害我们的身体,导致气血紊乱。比如过喜则气散,过怒则气丧,过忧则气聚,过思则气结,过悲则气消,过恐则气下,过惊则气乱。七情太过还会伤及五脏,过喜伤心,过怒伤肝,悲忧伤肺,忧思伤脾,恐伤肾,惊伤胆。 实际上,七情全都是因为过分在乎自己的利益,患得患失而产生的。 大家看喜字,人为什么会喜?古代篆书中的喜就像一个敲鼓的人,高兴、敲鼓的状态。为什么?战胜了

不执着于夸赞和批评一切“名相”, 人就无忧了

绝学无忧。 唯与呵,其相去几何(出自道德经第20章) 我们为什么会喜爱夸奖,厌恶批评 本章第一句话是绝学无忧,好多人认为这句话是上一章的,因为跟上一章好像能连上,语气都特别接近见素保朴,少私而寡欲,绝学无忧,您听这多顺口。但是有的版本中绝学无忧这句话是在本章里,比如郭店楚简版本,而且从意思上也可看出,它的确是这一章的内容。 绝学无忧是什么意思?绝是断绝、抛弃;学是指那些名相的知识;无忧指没有忧愁。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能把那些名相的东西抛弃掉,您会特别快乐。 唯与呵,其相去几何是帛书本的内容。通行本是唯之与呵,相去几何,大概意思差不多,本书就按照帛书本来讲。 唯与呵中唯的意思是答应、顺应,比如唯唯诺诺就是别人说什么他都答应;呵的意思是呵斥、抨击。 其相去几何的意思是它们相差

“美”“丑”都不是绝对的

美与恶,其相去何若 (出自道德经第20章) 跟着主观意识看问题,往往会出问题 美与恶,其相去何若?帛书甲本是这样写的。而通行本为善之与恶,相去若何。本书按照帛书甲本美与恶,其相去何若来讲解。 这句话告诉领导者不要执着于名相,要抛弃那种要么美要么丑的想法,因为所谓的美与丑,都是在某些条件下出现的,条件一变,马上就变。 比如大家都喜欢吃海鲜。海鲜刚捞上来,运到菜市场的时候,腥味很大,大家拿海鲜都是用手指头捏起来,回来还要洗一洗手,因为确实很腥。您看,这时候它是让人厌恶的。但是您把它煮熟了以后,就香得不得了。这时候它是美的。但是吃剩下的螃蟹壳、虾皮、鱼骨头扔到垃圾袋里面,是什么样?经过的人都捂着鼻子,赶快躲远一点儿。 您说这海鲜到底是美好还是丑陋呢?它本身就是海鲜,没想讨好您变

您与下属互相敬畏,才是取胜之道

人之所畏,亦不可以不畏人 越是靠威严管理人的,可能越害怕被管理者 人之所畏,亦不可以不畏人是帛书乙本的写法,和通行本有很大区别,通行本是人之所畏,不可不畏,意思是人们害怕的,您也要害怕。而帛书乙本讲的恰恰相反,人之所畏,亦不可以不畏人是说人们害怕的那个东西,它也会害怕人的。 那这句话到底在讲什么?其实这句话是接着前面讲的,前面讲唯与呵,其相去几何?美与恶,其相去何若,讲的是领导者如果没有在大道上走,容易进入第二层管理境界。 这一段老子讲的是第三层管理境界,就是其次,畏之那层管理境界,整天非常威严,并靠严苛的制度来让被管理者害怕,老子认为这是第三层管理境界,接近于最底层了。 人之所畏,亦不可以不畏人究竟是什么意思呢?老子的意思是,管理者施行严苛管理,用高压的政策去管理公

“工作现场有神明”

望呵,其未央哉!众人熙熙, 若飨于太牢,而春登台。 我泊焉未兆 (出自道德经第20章) 高明的领导者,胸怀宽广到没有边际 望呵,其未央哉!这句话在通行本是荒兮,其未央哉。帛书乙本中望字为其异体字朢,当辽远讲;未央就是没有边际,连起来讲就是辽远、深远得像没有边际一样。 这话是什么意思呢?一般通行本都解释成讲前面的人之所畏,亦不可以不畏人,这些观念都是久远流传下来的。但我认为这话是讲高明的领导者的,是讲悟道的领导者的心胸宽广到什么程度。宽广到没有边际 。众人熙熙,若飨于太牢 ,而春登台,前面一般解释成:人群熙熙攘攘,大家都乐呵呵的。接下来通行本是若享于太牢。太牢在古代是一个专用术语,同时用猪、牛、羊这三种东西一起祭祀,才叫太牢,这是一种规格非常高的祭祀。 没有悟道的领导者,喜欢搞

什么样的领导者会活得坦然, 且成就很大

若婴儿未咳。 纍呵,似无所归 (出自道德经第20章) 心态尽量保持婴儿刚学会笑的那种状态 若婴儿未咳;纍(li)呵,似无所归是什么意思呢?若婴儿未咳中的咳不是咳嗽的意思,是指小孩刚刚会笑的状态,读作hi,老子让大家保持一种什么状态呢?保持婴儿刚学会笑的那种状态。您观察过没有,婴儿什么时候学会笑?一般三个月之前孩子就会笑了,这笑还不是学的,是发自内心的,看到好玩的就乐了,大人一逗他就乐了。这时候婴儿的大脑开始发育了,感情开始发育出来了,在这之前他处于一种混沌的状态,没有情感、喜好、欲望等,这有可能是人这一生中最单纯的时候。 老子认为,大家应该恢复到婴儿那种混沌的、纯真的状态。这种状态很难达到,能达到这种状态的人是了不得的,应该是个接近半仙的人物了。 我们的欲望越多,内心越受煎熬

做一件事的发心不同, 结果会差异很大

众人皆有余, 我独遗 (出自道德经第20章) 不要总想永远拥有,没有什么是永远的 众人皆有余,我独遗中的我是虚指悟道的领导者,并不是说老子自己,遗字应该读wi,是给予的意思。有人说这章是讲老子自己的,其实不然,这里老子并不是说自己,而是说悟道的领导者。如果不这么理解的话,会偏解老子的思想。 众人皆有余,我独遗是什么意思呢?众人就是那些没有悟道的领导,但凡这些人到了领导位置上,心里想的就是有余。什么叫有余?就是我怎么能多捞一些,让自己的财富变得有余,这是人性的弱点。人的动物本能是为自己抢夺更多资源,而人的社会性又要求我们克制自己的欲望,有利益大家共享,但是人一旦到了领导者的位置上,就容易私心膨胀,因为我是领导了,所以赚了钱要存起来,为自己考虑,这是人的本性。 老子是让大家尽量

只关注别人缺点的管理者 无法取得成就

我愚人之心也,沌沌呵。 俗人昭昭,我独若昏呵。 俗人察察,我独闷闷呵 (出自道德经第20章) 一般人喜欢让光亮集中到自己身上, 得道的人却总是把自己放得很低 我愚人之心也,沌沌呵。再强调一下这句话,老子不是说他自己,他讲的是悟道的人。老子说悟道的人,他们的心态就跟愚人似的,好像很愚蠢,为什么愚蠢?这人不为自己争什么名利那么高的位置应该为自己争点儿,但他不争,这种人好像很笨。沌沌呵这种人好像心中混元一体的,他没有那种形名的比较,所以像一种混沌的状态一样。 到底这种悟道的人有什么不同?老子说:俗人昭昭,我独若昏呵。俗人察察,我独闷闷呵。这话什么意思呢?俗人就是一般人,没有悟道的人;昭是明亮的意思。讲的是这种没有悟道的领导者,特别容易让光亮集中到自己身上,让自己变得高大、光彩。

生活目的性极强的人幸福吗

沕呵,其若海。 望呵,若无所止。 众人皆有以,我独顽以鄙 (出自道德经第20章) 悟道之人的心胸像大海一样,好像没有边际 沕呵,其若海。望呵,若无所止中的沕望是《道德经》里特殊的词,沕是深远的意思,望是没有边际,很辽远的意思。实际上帛书乙本里标得非常清楚,就是沕和望,但是在其他版本中被改成各种各样的字。 沕呵,其若海,说的是悟道之人的心胸特别宽广,像大海一样,好像没有边际,无所止,就是好像没有止境一样。这种人不着眼于自己的那点儿私利,不像很多人似的,心就针尖那么大,只想着自己的私利。这种悟道的领导者,他的心里装的是众生的利益,而众生是无边无际的,所以他的心也是极其宽广的。 有人把这段话理解成淡然看待一切,到处漂泊,这是不对的。比如望呵,若无所止,还有河上公本写的是漂兮,若

做事不计回报, 世界会让您活得更好

我欲独异于人, 而贵食母 (出自道德经第20章) 太在意外物,心就会出现起伏,气血就没法通调 先讲一个故事,说古代有一位将军,能征善战,打仗从来不害怕。有一天,他在家里玩瓷器古董,这古董差点儿掉地上,还好他一手接住了。当时,将军的心怦怦直跳,脸上全是汗,于是他想:我能征善战,久经沙场,从来没被吓成这样过,为什么这一个小小的瓷器居然把我给吓成这样? 随即,他恍然大悟:原来我的心太在意这个瓷器了,觉得它太珍贵了,我的心被它奴役了。于是将军把瓷器啪的一声给摔碎了,心神又收回来了,为什么?因为不在意它了,所以不会受它惊吓了。 您太在意外物的时候,患得患失之间就会出现喜、怒、忧、思、悲、恐、惊,您的心就会出现起伏,这时候气血就没法通调。很多老中医淡泊名利,我独顽以鄙,家里摆设非常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