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领导者最好不要特意宣称 自己喜好某种道

不尚贤,使民不争(出自道德经第三章)
 
“不尚贤,使民不争。” 这句话是老子对领导者讲的,告诉领导者不要表露自己有某种崇尚贤德的倾向,否则,民众就会起争执之心,为了这个名分、这种虚名就会去争。这跟我们平时“树立道德楷模,然后让其他人跟着学”的思路不一样。其实,可能《道德经》里的很多观点,都跟我们平时接触的管理思想不同,甚至正好是相反的。
 
老子认为,领导者的行为和被领导者的行为,两者间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领导者的喜好,会直接影响整个团队成员的喜好。为什么老子提倡领导者不要宣称自己喜好某种道德标准?老子认为,我们所宣称的美德都是相对的,这世界根本就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如果领导者认为某种行为就是贤德,并推举出来一个模范的话,等于是肯定了少数人,否定了大多数人。结果可能是,大多数人并不一定真就向他学,还有可能产生逆反心理。
 
举个例子,我上中学的时候外语不好。为什么呢?我记得当时上外语课,老师就喜欢我们班里一个孩子。每次提问,别人都举手了,他只叫那个孩子回答问题,别人举手都白举。他每次提问都叫这一个孩子,结果后来我们都泄气了,我举手也没用,老师也不叫我,每次都是摆设。最后,我的自尊心大受打击,觉得这课上得没意思。所以,我对英语渐渐就失去兴趣了,直到后来高考前拼命学,才把英语追上来。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形呢?这就是老师“尚贤”的结果。
 
在学校里,其实每个孩子都有他自己的特点,如果老师就捧一个孩子,别的孩子总是得不到您的鼓励,就会走向反面。所以,当时我们班级有些孩子就跟坏孩子接近,慢慢行为越来越出格,我觉得这跟老师当时评价学生的单一标准有很大关系。这种情况在学校里是如此,在公司里也是如此。
 
老子认为,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有各自的特点,每个人都值得肯定。所以,老子在后面讲到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东西都有用,没有弃物——“物无弃物”。您非拿一个标准衡量所有人,一个人是天才,其他人都是笨蛋。这样肯定一个人,否定大多数人,一定不是正确的管理之道,大家切记。
 
所以,如果一个领导总说某某员工是最有用的,他的才干是最强的,那么其他人可能就会觉得自己努力也没用,于是干劲就会慢慢消磨掉。所以老子说,领导者不要宣称自己喜欢什么样的人,也不要用单一标准来评价所有人,让每个人都各尽其才,这才是正确的管理之道。
 
老子的这句话里还有另一层含义。就是告诉我们,领导者不要总宣称自己喜欢什么标准,而应该是制定规矩,然后自己去做,用行为去感化大家,让大家在无声中跟着您学习。所以老子总说“不言之教”,他特别推崇用行为去感化大家。大家跟着您一起做,在做中就掌握了整个工作的规律,就纳入了整个工作运作的步骤里面,最终成为有用之才。
元芳,你怎么看?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