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了仁义的事不要标榜, 不要计较回报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出自道德经第五章)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历代对这句话的解释太多了。刍狗是用草扎的狗,扎好以后对它进行装扮,戴上头冠、披上衣服等,祭祀鬼神的时候用。刍狗的特点是,用得到它时,就给它盛装装扮上;祭祀完毕,不用它了,就在地上任意践踏。
 
所以有人说“天地不仁”就是天地没有仁慈之心,用得着您的时候给您盛装扮上,用不着您的时候就把您丢弃;“圣人不仁”是指圣人没有仁义之心,对万物一视同仁,没有对谁好、对谁不好,很公平。我对这种解释是持怀疑态度的,下面,我来说说我的理解。
 
刍狗是草扎的狗,没错。但是我们站在天地的角度,站在道的角度来看,这个草扎的狗和真的狗有什么区别呢?好像有点儿区别。过去狗肉那不是一般的东西,假如说我是这个神,您拿真的狗祭祀我,祭祀完了可能我要享用狗肉;您拿草扎的狗放在那儿,看上去像是尊敬我,但实际上我是享用不到的。
 
从这个角度来看这句话就是,大家尊敬我,但是我不在意这份尊敬,不用真的给我什么回报。我不需要真正的回报,只要拿一个草做的狗放那儿表示一下就好了。
 
所以,我理解的“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的意思是,天地不把仁义挂在嘴边,不标榜自己多么仁义,它对万物不索取回报。“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的意思是,圣人不标榜自己多么仁义,他不把这个挂在嘴边,对大家不索取回报。
 
总之,圣人为大家做事,但是人家不说自己多么仁义,人家也不索取回报,就像天道对万物一样。这是《道德经》的灵魂。
 
明白这个道理以后,您去想想自己的生活,会获得好多智慧的。比如说我们平时做事,为大家做事,不用标榜自己很仁义。但凡这么标榜的人,大家都要画个问号,这人很可能就有问题。
 
老子讲,真正身心向道的人,是为大家做事,而不标榜自己多么仁义的人。为大家做事不要求回报,只要您做了,大家一定会尊敬您。这样的人才是真正通达世界道理的人。
元芳,你怎么看?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