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0言
首页
搜索
公众号:5000言
手机扫码访问本页
公众号:5000言
登录 注册
道德经
《道德经》被誉为“万经之王”,内容涵盖哲学、伦理学、政治学、军事学等诸多学科,曾被后人尊奉为治国、齐家、修身、为学的宝典。它对我国的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体现了古人的一种世界观和人生观。先秦诸子以及国人的文化思想等都或多或少受到《道德经》的影响,而且它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包括文化、科学、宗教等各方面。
全文
简介
目录
管理之道
名句
成语
影音
书评
下载
“功成身退” 并不是想隐退之人的借口
当前位置:
主页
道德经
书评
道德经说什么
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出自道德经第九章)
“功遂身退,天之道也”是帛书乙本的写法。这前半句话在帛书甲本和郭店楚简里是“功述身退”。这个说法也有道理,因为述职本身就是把自己完成的任务讲一遍——但现在大家都讲成“功成身退”。
“功遂身退,天之道也”这句话一出来,就成为了所有想隐退的人的一个借口。他们认为,我把公司做好了,算是完成任务了,可以功成身退,退居二线了。好多人会这样讲。有的人甚至把它当作明哲保身的一句名言。
实际上老子讲的不是这个意思。《道德经》里很多话被大家世俗化了。我一再强调解读《道德经》,必须严格紧扣天之道来解读。天之道有什么特点?天之道为万物做事,它一直隐藏在背后,让这个世界按照它的规则去运行。天之道只是把自己的位置放到后面,并没有扔下世界不管。那您为什么就退休了、不干了?好不容易建立这么大的基业,走到如此重要的位置,您却不干了,有这个必要吗?
我认为老子这句“功遂身退,天之道也”的意思是,我们要效仿天之道,隐于背后为大家做事。当您把这事做好以后,就把自己的位置放到后边,把自己的名利、地位放到后边,这叫“功遂身退”。
这个所谓的“身”是您自己的东西,名利、地位,等等;“退”是放到后边,是“退其身而身先”的意思。您理解了天之道,就知道老子在讲什么了。这是一种比较通透的理解,否则大家会觉得老子消极避世。
现在经营企业也是这样,有的企业家把企业做好以后,就会功成身退。比如说稻盛和夫先生,他创办了两家世界五百强企业,但是他没有为自己的名利考虑。他把所有股份全部捐赠给员工,把个人利益放到员工的后边,不为自己去捞取,这才是真正的功成身退。
明确这一点对理解《道德经》非常重要。大家不要把这句话理解成差不多就行,该退就退,这是不正确的态度。
上一篇:
富贵还盛气凌人, 无形中就埋下了厄运
下一篇:
能做到一刻的形神合一, 就是成功的开始
元芳,你怎么看?
元芳,你怎么看?
共
0
条评论
最新
最早
加载中...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短信登录
密码登录
登录5000言
账号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未注册过5000言的手机号, 我们将自动帮你注册账号
登录5000言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注册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