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

《道德经》被誉为“万经之王”,内容涵盖哲学、伦理学、政治学、军事学等诸多学科,曾被后人尊奉为治国、齐家、修身、为学的宝典。它对我国的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体现了古人的一种世界观和人生观。先秦诸子以及国人的文化思想等都或多或少受到《道德经》的影响,而且它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包括文化、科学、宗教等各方面。
第35章 往而不害
【原文】
 
执大象①,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太。乐与饵②,过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③。
 
【注释】
 
①大象:即“无象之象”,指“道”。
 
②饵:精美的食物。
 
③既:穷尽,完的意思。
 
【翻译】
 
掌握“大道”的人,天下就会向他归顺;归顺、投靠他而不互相妨害,于是大家都和平安泰。动听的音乐和美味的食物,能使过路的行人情不自禁地停下脚步。可是对“道”的表述却平淡无味。你想看看它却始终看不见,你想听听它却始终听不到,但是它的作用却无穷无尽,没有限制。

【导读】

谁掌握了“道”,谁就会得到天下人的归顺。“道”虽然是无形无声的,但其功用却无尽无止,人民向往“道”、安于“道”,它比音乐、美食更能吸引人民。
 
【解析】
 
这一章讲大道的运用和本体。从运用的角度讲,能够按道的法则行事,就会得到天下人的归顺,没有祸害。从本体的角度讲,大道无形无相,说出来也平淡无奇,但是能用之不竭。本章旨在说明,认识大道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关键,也是实现人生意义的根本。因此,人们切勿舍本逐末,背离大道,为一时的名利所诱惑。否则,不但不能实现心灵的自由,也会对人生的归宿产生疑惑。
 
“执大象,天下往。”在本章中,老子提出了“大象”的概念。这里所说的大象,指的是道的法象,它类似于路线图。在老子看来,如果能够掌握大道的大象,就能得到天下人的归附和顺从。在上一章中,老子谈到得道之人从来不以万物的主宰自居,也不高傲自大,但是能得到万民的尊敬和爱戴。得道之人与大道相似,也一样的气象宏大,一样的无欲无求,不计较得失,而不以天下的主宰者自居。他从不干涉其他人的自由,使人们感到非常安全可靠。正是这个原因,万民才会投靠他归顺他,从而成全了他的美名。
 
“往而不害安平太。乐与饵,过客止。”大道无处不在,但是人们却不能看见它、听到它。大道就像一个默默无闻的人,它没有华丽的外表,既不会引诱外物,也不会为外物所引诱。大道有什么样的作用呢?道可以让人们都投向它而不相侵害,使人们生活安定,关系和睦。得道之人与大道同在,他们具有大道的一切特征,人们都心甘情愿地归顺他。但是,这种归顺与世俗意义上的归顺有极大的不同。世俗所说的归顺是由于名利的驱使,指的是人们为了追名逐利和满足自己的需求及欲望,当欲望有了实现的物质前提时,他们就会趋之若鹜。这时,老子举了一个例子,他说人们都有享受美食的欲望,当人们看到美味佳肴的时候,谁又能抵挡得住这种诱惑呢?这里的“乐与饵”,又可以指流行的仁义礼法之治,而“过客”也可以引申为执政者。老子在本章中告诫那些执政的官员们不要耽于声色犬马之中,应该归附于自然质朴的大道。只有顺应大道,才能实现国家大治和人民安定。
 
“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大道是无声无形的,不会对人们构成诱惑。而我们既看不见它,也摸不着它,所以也就很难执着地追求大道了。尽管人们不需要争夺和占有大道,但是大道却能使我们受用不尽。因此,得道之人从不对人们进行声色诱惑,因为他们深知,声色诱惑不能维持太长时间,一旦诱惑终结了,就会引起人心的不安,到时天下大乱就成必然之势了。所以,得道者以大道修身治国,人们自然会受益无穷。
 
追求享乐是人生而具有的本性。在物质丰富的社会中,人们很难克制自己的欲望,必然会想方设法满足自己的占有欲。如何才能在现实生活中追求大道呢?这就需要人们有清醒的头脑了。

王弼《道德经注》
 
大象,天象之母也。不炎不寒,不温不凉,故能包统万物,无所犯伤。主若执之,则天下往也。无形无识,不偏不彰,故万物得往而不害妨也。人闻道之言,乃更不如乐与饵,应时感悦人心也。乐与饵则能令过客止,而道之出言淡然无味。视之不足见,则不足以悦其目;听之不足闻,则不足以娱其耳。若无所中然,乃用之不可穷极也。
 
道的大象是天象的本始。不热不冷,不温不凉,所以才能包容万物,对万物都没有伤害。道如果施加影响,天下都要跟随。道是没有形象、没有意识的,对任何事物都没有偏向、提倡的,也没有限制、打压的,所以万物跟随它而不产生冲突。人们听到道的言论,不如音乐和美食能够使人心喜悦。音乐和美食能够让过客止步,而道说出来平淡无奇。看它不起眼,不够漂亮,不足以悦目;听它平淡无奇,无法使听觉感到享受。道好像实现不了什么价值,然而道的作用却取之不竭。
 
苏辙《老子解》
 
道非有无,故谓之大象;苟其昭然有形,则有同有异,同者好之,异者恶之,好之则来,恶之则去,不足以使天下皆往矣。有好有恶,则有所利有所害;好恶既尽,则其于万物皆无害矣。故王者无不安,无不平,无不泰。
 
作乐设饵,以待来者,岂不足以止过客哉!然而乐阕饵尽,彼将舍之而去。若夫执大象以待天下,天下不知好之,而况得而恶之乎?虽无臭味、形色、声音以悦人,而其用不可尽矣。
 
道不是物质性的,所以叫伟大的形象。如果道真的有形态,那么它同万物相比较就能看出有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对相同的喜欢,对不同的讨厌,对喜欢的提倡,对讨厌的反对,这样就不可能让天下万物都跟随它了。有喜欢的和讨厌的,就有提倡扶植的和限制打压的;如果没有喜欢和厌恶,那对天下万物就都没有伤害了。所以真正的领袖没有哪种事物、环境让他不安,对万物一视同仁,对一切事情泰然处之。
 
演奏音乐、烹调美食来接待客人,怎么不够挽留客人的呢?然而音乐停止、美食罄尽,客人就要离去了。如果拿道来款待天下,天下难道会不以道为美好,反而厌恶它吗?道虽然没有香味、美丽的外表和悦耳的声音来愉悦人的感官,但是它的作用是没有竭尽的,而不像音乐必然会停止,美食必定会享尽。

【经典解读】

人是有思考、选择能力的。一个国家要兴旺发达,就要让百姓向往它,让百姓愿意在其中居住。《孟子·梁惠王》中,梁惠王就曾问孟子:“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孟子告诉他要实行仁政,认为百姓之向仁,如水之就下,没人可以阻止。老子在这里提出,“道”才是真正能使百姓趋之的东西。统治者只要依道而行,天下的人就会前去依附于他。采取无为而治,对前来归附的百姓不加以妨害,这样大家就能够相安平和,百姓才不会背离。
 
“乐与饵,过客止”。饵,即衣食之用。这是人民生活所必须的东西,但还不能完全满足人民的需要。乐,即儒家所提倡的礼乐,仁义之属,这些也能吸引百姓前来。但乐与饵只能使百姓暂时归顺,还不能完全使百姓归心、安定,而且衣食之用是消耗的,以饵求民,民愈多,则财愈少,终有穷尽之时;礼乐是繁冗的,以礼乐求民,民愈多,则礼乐愈繁,总有到了极限的时候。只有“道”的功用是无穷无尽的,它无声息、无形象,“虚而不屈,动而愈出”,永远不会达到极限。
 
舂秋之时,天下混乱,有的统治者纵情声色,不理政事,沉湎于酒食之中;有的统治者则,兴兵演武,四处征伐,争王争霸。老子感于民生之疾苦,于是呼吁统治者依照自然规则来治理人民,来使天下百姓“安平太”。
 
这是治国,在个人修养上,同样本章也很有启示意义。那就是安于平淡,不沉湎于美食、美乐,不以视听之娱丧失根本。依照自然规律做事,保持心平气和,才能达到功用无限。

【哲理引申】
 
老子言:“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太。”就是说,作为统治者,要坚守为君的“大道”,也就是顺势而为,无为而治,爱民、利民,不残害人民,这样天下人才会归心于他,他的地位才能长保,获得安泰平安。人民追求善政,就像流水向下一样自然,统治者只要不残害人,人民向往他,追随他,就像百川汇于大海一样,他想不成就一番事业也是不可能的。
 
作为一个人,立身于世,无论处于何等地位,都有他自己的“大道”,也就是不可放弃的原则,只有坚持这个根本,人生才能实现应有的价值,保持长久平安。如果为了某些私欲,而背弃自己的原则,做了有违道义的事,那就失去了立身之本,他所追求的荣华富贵、名誉地位都将变为无根之木、无源之水,很快枯竭千涸,甚至再也不能在世上立足。所以,古人最重视自己的气节、节操,为了维护原则,宁愿冒险,甚至失去自己的生命。春秋时候的齐国贤相晏子就是一个这样的人。

晏子在齐国为大夫,齐庄公生活荒淫,行事无道,甚至和臣子的妻子私通,晏子多次直言劝谏,庄公不听。最终,不堪忍受夫人和国君私通的大夫崔杼弑杀了庄公,夺取了朝政。庄公的尸体陈列在崔氏院中,大臣畏惧崔杼的权势,没有人敢去探望、凭吊。晏子听说以后,立刻驾着车来到崔杼家中,跑进门中前去吊唁。
 
到达崔氏门前时,他的随从都十分恐惧,担心地对他说:“您真的要进去吊唁吗?”晏子回答:“君主死了,做臣子的难道无动于衷吗?”进门前,身边的人又问:“您将要为君主陪葬吗?”晏子回答:“难道是我一个人的国君,我要为他而死?”随从又问:“那我们为什么不逃走呢?”晏子回答:“国君的死是我的罪过吗,我为什么要逃走?”随从建议:“既然如此,我们还是回去吧!”晏子叹息道:“君主都死了,我作为臣子又回到哪里去呢?作为万民之主,难道只是利用他的地位来高跨于百姓之上?应当主持国政。作为臣子,难道只是为了获取俸禄?应该保卫社稷。君主如果为国家而死,臣子就该为他而死;君主为了自己的私欲而死,为个人私事儿逃亡,不是他宠爱的幸臣,谁敢为他而死,为他而逃亡呢?”于是,晏子决定尽一个臣子应尽的职责,他一个人闯入崔杼家中,在院子里脱掉帽子、捶胸顿足,扑到齐庄公尸体之上,大哭一场,转身离开了。
 
崔杼的手下十分恼怒,对崔杼说:“应该将晏婴杀死。”崔杼却摆摆手,说道:“他坚守为臣的本分,是百姓所敬仰的人,杀了他,反而会失去民心。”于是,看着晏子离开了。
 
崔杼弑杀齐庄公以后,立了齐景公,并胁迫大臣们在宗庙里和他歃血为盟。表示效忠于他的便得到升迁,稍有反对的便立刻杀死。这样一连有几个不愿阿附崔杼的大夫被杀。于是,没有人再表示反对,纷纷与崔杼结盟。这时轮到了晏子,晏子对崔杼弑君乱政十分痛恨,举起杯子,义愤填膺地对先王牌位立誓道:“我晏婴只忠于国家、君主,凡是为虎作依、助纣为虐的乱臣贼子都不得好死。”众人听完大惊失色,崔杼更是恼怒成羞,立刻拔出剑指着晏子的胸膛,胁迫他重新发誓。晏子毫不畏惧,厉声指责道:“崔杼,你难道没读过《诗经》吗?诗中说,坚守道德的君子才会永保福泽,你今日即便是将我砍头,利剑穿胸,我也绝不违背作为臣子的原则!”崔杼怒不可遏,想要下令将晏子立刻处死。身边的人悄声对他说:“千万使不得!您杀死了国君,已经违背了为臣之道,但因为他无道,国人才没有剧烈的反应;而晏婴深得民心,如果您杀死了他,那麻烦可就大了。”崔杼虽然愤怒,但觉得这话在理,只好无可奈何地看着晏子拂袖而去。
 
后来,晏子辅佐齐景公,依然坚守臣道,经常劝谏齐景公改掉错误,爱护百姓。齐景公实施严刑酷法,晏子便用集市上假足畅销来讽谏他,齐景公坐在火炉边说天气不冷,晏子便讽刺他不知民间疾苦。
 
正是因为晏子时刻坚守为臣的大道,将人民、社稷看得比生命还重要,所以他得到了国内百姓的敬仰,国君信任他,尊敬他,那些乱政的权臣也不敢忤逆民意而惩罚他,反而在风云变幻的齐国政坛之中得到了安泰平安,他的子孙后代数世显赫于齐国,为卿为相。反之,违背道义、弑杀君主,妄图掌控朝政的崔杼等人,没有一个得到善终,或是身死家灭,或是丧失权势,被迫逃出齐国。
 
“大道”为人生之本,坚守它,人生才有了牢固的基础,才能进而得到功业、财富、幸福等;违背做人的基本原则,而想要平安太平,是不可能实现的。历史上数不清的人不择手段地追求权力、富贵,到最后落得一场空,身辱名灭就是因为放弃了“大道”的缘故。所以说,为人立世,对于应该坚守的基本原则,不可不慎重,不可有丝毫松懈。

元芳,你怎么看?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5000言798366020 评论 第35章 往而不害:执大象往而不害。 元哥 评论 第35章 往而不害:用之不尽,取之不竭。 无色无味,让人感觉不到存在,就像一只无形的大手,在意识形态里掌控一切 L. 评论 第35章 往而不害:做任何事情要遵守事物本身的准则。才能兴盛不衰。 贺贺 评论 第35章 往而不害:因为“既”是“已经、完结”的意思而把“不足既”引申为无穷尽应该不对。“用之不足既”应该是“用了也感受不到”的意思,才合乎“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排比句式,应同为对“淡乎其无味”的解释。 春上村树 评论 第35章 往而不害:色欲害身,大道无形,质朴,却受用无穷。 凯佩尔 评论 第35章 往而不害:本章目前的中心感悟是“抓大放小”。 沧海流星客 评论 第35章 往而不害:大道是无声无形的,不会对人们构成诱惑。视之不见,听之不闻,嗅之无味,触之无觉,唯无我,无欲,静宁可感;世界人心也可感,充满了不安和浮躁,危险,茫然的气息
Copyright © 2017-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请致邮箱:466698432@qq.com |鄂ICP备13017733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