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者一旦追求“圣”“智”,就坏了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 (出自道德经第19章)
 
任何人到了高位,都可能产生幻觉
 
本章老子讲“绝圣弃智,民利百倍”,大多数版本写的都是“绝圣弃智”,帛书本写的是“绝圣弃知”,但“知”通“智”,只有郭店楚简写的是“绝智弃辨,民利百倍”——这个尚待考证,我们还是按照传统版本来讲。
 
我们首先要搞清楚这句话是要求谁的,很多人认为这句话是要求老百姓的,说老百姓要“绝圣”,把圣、圣贤这种思想扔掉,把智慧也扔掉,老百姓就可以获利百倍了。我一直强调《道德经》是写给领导者的,所以如果把这样的话放到老百姓身上,就乱了,您就不能明白《道德经》到底在说什么。其实此句是说领导者“绝圣弃智”,就能够“民利百倍”——老百姓就会受益很大,幸福很多。
 
老子不是一直强调领导者要做圣人吗?为什么现在又要领导者“绝圣弃智”?什么是“圣”和“智”?“圣”是超凡入圣,一种特别高的境界,“智”是非常有智慧,这两个字是形容人既聪明,又道德品质高尚的状态。老子要求管理者尽量放弃追求这种虚幻的名誉,因为没有必要,您做到就行了,别把这些东西放到口头上,领导者一旦追求这些虚幻的名誉就坏了。
 
比如历史上著名的宋徽宗,这个人好大喜功,特别喜欢做圣人。本来他刚接班的时候,北宋还不错,但是很快就江河日下,最后被金国攻灭,这都与宋徽宗直接相关。他喜欢《道德经》,但老子讲的他一点儿都没听懂,我觉得真遗憾。《道德经》是要领导者放低自己位置,不要追求那种圣人的名誉,不要过多地用自己的智慧去治理国家,结果宋徽宗恰恰相反,喜欢做圣人。
 
他首先抬高自己,比如说自己是道君皇帝。当时有一种说法叫“黄河清,圣人出”,就是黄河水一清了,圣人就会出现。在宋徽宗统治期间,黄河水一共清过三次,这可把宋徽宗乐坏了——显然我就是那个圣人嘛。所以百官都来朝贺,歌颂宋徽宗的英明神武,他自己也飘飘然。
 
宋徽宗在任期间,天下各地频降祥瑞,今天这里逮到一只白鹿,明天那里又献上一枝灵芝……大家都说这是瑞兆,说明我们的皇帝是圣人,宋徽宗就很开心,重赏百姓。这一赏可坏了,各地的老百姓更来劲了,就开始造假,这儿出来一个神龟,那儿出来一只神鹿……宋徽宗末年,基本上每年都有无数的祥瑞从天而降。讨好他的、迎合他的人此起彼伏,结果国力严重衰退,最后金兵来袭,宫里所有的名贵字画、金银珠宝全部被金兵劫掠而去,包括徽、钦二宗,后宫嫔妃,他的儿女们,全部被掠走,可见宋徽宗的命运悲惨。
 
宋徽宗的结局为什么如此悲惨呢?因为他没有好好地做一个领导者,没有尽到一个领导者的责任,从哪开始出错呢?从一开始就错了,他不想着为老百姓做什么,而总想把自己抬高,这恰恰是《道德经》最反对的。本章上来第一句话就告诉领导者“绝圣弃智,民利百倍”,要把自己的姿态放下来,不要追求“我是多么高明的领导者”“我的智慧多么高”……您一旦进入这种思维状态里面,就会刚愎自用,而且周围那种迎合您这种心态的人就会出来,这个时候您在用人方面就可能出现偏差,因为您所用的人都是讨好您的人,这是领导者特别忌讳的。
 
为什么老子如此重视这个,第一句就提出来“绝圣弃智,民利百倍”?因为老子认为领导者在团队中特别关键,当一个人到达领导者岗位后,容易出现什么问题?这是老子思考的重点。老子认为当人到这个位置以后,大家都来依仗于他,都靠他来管理,下属就容易阿谀奉承,这时候管理者就特别容易出现幻觉:我多么高明,多么有智慧,就容易把自己抬高了,这是人性的弱点。
 
老子告诉我们,要从心性上彻底改变这种状态,要把自己放低。为什么《道德经》一再强调领导者要放低自己?因为只有这样领导者才能清醒、客观地认识自己,也才能看清周围的人有什么能力,才能看清未来的路怎么去走。
 
把自己的事做好,别人夸您好才是真的
 
有朋友问,罗博士您讲的怎么都是领导者,和我们老百姓有关系吗?您自己如果能够理解这个观点,在您生活中放低自己,这是非常非常好的,我们每个人实际上做的和说的都一定要达成一致,但是很多人不是这样,说得非常好,自己标榜自己:“我是聪明的”“我有智慧”“我做人可圈可点”……
 
在我们周围,有很多人经常聊“我是多么好,公司里就我对你怎么好,公司要是没有我,上次的事要是没有我,就怎么怎么样,我怎么怎么样,他谁谁谁不行……”好像大家聊的都是这样的事。所以老子主张大家放弃那种虚幻的名誉与称谓,低头把自己的事做好,这时候别人夸您好,这才是真的好,您还要淡忘别人的夸赞。所以如果能进入这种状态,那您一定是个值得信赖、做事圆融无碍的人。
元芳,你怎么看?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