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

《道德经》被誉为“万经之王”,内容涵盖哲学、伦理学、政治学、军事学等诸多学科,曾被后人尊奉为治国、齐家、修身、为学的宝典。它对我国的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体现了古人的一种世界观和人生观。先秦诸子以及国人的文化思想等都或多或少受到《道德经》的影响,而且它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包括文化、科学、宗教等各方面。
第81章 为而不争
【原文】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①,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②,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不争。
 
【注释】
 
①辩:有口才,会申辩。
 
②积:积蓄,贮存。
 
【翻译】
 
真实的话不漂亮,漂亮的话不真实。行为善良的人不善于用言语自辩,爱用言语自辩的人不一定善良。有真知灼见的人知识不一定广博,知识广博的人没有真知灼见。有道的人什么也不保留,他愈帮助别人,自己反而更加富有;他越是把自己的一切给予他人,自己就越加丰富。自然的规律是让万事万物都得到好处而不伤害它们,有道的人的法则是施惠于众人而不与人争夺。

【导读】

道德经》的结语,人生主旨、治世要义皆在此中。老子最后一次告诫世人:坚守虚空,甘居下位,利民而不害,善为而不争,不要被美言所迷惑,不要为虚名而逞巧,不要为虚荣而炫耀。
 
【解析】
 
这一章的内容可以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讲“言”和“知”。老子认为,真诚的言论听起来并不美,也不够雄辩。真正有智慧的人不一定知识广博,但是他们一定能抓住人道的根本。后半部分讲天的法则是“利而不害”。圣人效法天道,只做对他人有利的事情,而不做与人争利的事情。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这里的“美”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好和善,而是指华而不实。所以,“美言”指的就是花哨漂亮、夸大其辞、以取悦于人并骗取他人的信任为目的的言语。真正善良的人,绝不会与人争论是非,他们虽然在行为上表现得木讷,但是脑子却十分清醒。他们看起来十分愚钝,既不善于评论别人,也不善于为自己争辩,但是他们的心灵却清澈如水。老子认为,不善于用花言巧语来争辩的人才是完美的,其本质也是善良的。尽管我们常说“言多必失”,但是言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一点谁也不能否认。然而,在老子看来,言语的负面作用比正面作用要大得多。老子之所以这样说,绝不是要我们不说话,而只是想突出“善辩”的弊端。
 
对于获得知识的博与专,老子有他自己的见解,他说“知者不博,博者不知”。老子在这里强调的是对道的把握(真知)和多闻(广博)的辩证关系,他认为,多闻并不能真正地明白道,而明白道的人也不一定依靠博闻来获得真知灼见。
 
“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已愈多”“无积”指的是没有必要为自己打算。“为人”与“为己”相对,以他人为目的,为了整个人类的普遍幸福与自由,而这正是道德的至高境界。“与人”和“与己”相对,指的是参与繁个人类社会的活动,从事以实现整个人类的利益为目的的活动。这句话意思是说,尽量帮助别人,自己反而更富有;他尽量给予别人,自己反而更丰富。给予了别人却换来了自己内心的充实,自己难道不是变得更富确和充足了吗?
 
“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不争。”这是全章的总结,也是整部《道德经》的总结。在老子看来,人类就像是浩瀚大海里的游鱼一样,成群结队,但是每一个个体又有差异。在这个浩瀚的世界里,我们每个人都要成长、衰老和消亡,也都无一例外地喜欢生而厌恶死,这是因为生是幸福的,人生在世,既可以抬头观望天上的星星,又可以低头俯看草叶上的露珠。世界上的美丽事物是天地赠予我们的礼物,这些事物可以让我们尽情地享受着它们的美好而不要求回报,更不用说去伤害我们了。圣人也是如此,他们只默默地奉献而不要求我们的回报,没有欲望,也不妄为。圣人表面上看起来与常人无异,其实他们的境界是高深而幽远的,常人又怎么能与他们相比呢?
 
王弼《道德经注》
 
无私自有,唯善是与,任物而已。顺天之利,不相伤也。
 
没有自己占有的私欲,只是以善对待别人,任凭事物自然发展。顺应自然规律,既能够得利,又不会相互干扰。
 
苏辙《老子解》
 
信则为实而已,故不必美;美则为观而已,故不必信。以善为主则不求辩,以辩为主则未必善。有以一贯之,则无所用博。博学而日益者,未必知道也。圣人抱一而已,他无所积也。然施其所能以为人,推其所有以与人,人有尽而一无尽,然后知一之为贵也。
 
信用只要确实、牢靠就可以了,所以不需要华美;美只是外部表现,所以美的语言不一定可信。以善为根本就不追求以言辞说服别人,总想以言辞说服别人的不一定善良。有道将其他的具体知识统一、贯穿起来,就不需要知道、见识得很多。知识很多,每天都有收获的人,不一定能了解道。圣人只是持守道,其他的没有什么积累。但是当使用自己的能力来帮助别人,将自己拥有的给予别人的时候,人的所有所知所能总是有局限的,但是道是没有局限的,这样就体验到道的宝贵了。
 
势可以利人,则可以害人矣;力足以为之,则足以争之矣。能利能害,而未尝害;能为能争,而未尝争。此天与圣人大过人而为万物宗者也。凡此,皆老子之所以为书,与其所以为道之大略也。故于终篇复言之。
 
威势可以对人有利,也就可以产生坏的影响;力量能够用来做事,也就可能因此引来争端。具备提供利益和产生危害的威势,而不去危害别人;具备做事和争执的力量,而不去争执,这是天和圣人大大超越普通人并因此引领万物的原因。这些都是老子用来写《道德经》,用来执行道的大致原理,所以到最后一篇还要再讲。

【经典解读】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真实的话语是朴质而不华丽的,那些听起来华美的语言往往不是真实的。一方面,告诫世人要“言善信”。另一方面,也告诉人们,应回归于朴素,不要被华美的外表所迷惑。
 
“善者不辩,辩者不善”。大道是无言无声的,所以守道的圣人也不会夸夸其谈。他们“致虚极,守静笃”,用合乎道的行动,来教化世人。口舌是致祸之源,贺若弼多言身死,郦食其能说亡身,孔子说:“巧言令色,鲜矣仁。”无论是个人还是国家的统治者,都应牢记“善者不辩”的道理。
 
“知者不博,博者不知”。真正的智者隐藏自己的智慧还来不及,哪能到处炫耀,自以为是呢?而如杨修一样的人,看似聪明实则愚钝。这是老子为人处世之道的一个总结。
 
“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已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圣人以天下百姓之心为心,不会为了满足自己的贪欲而积聚财富,取怨于人民。他们深明“载舟覆舟”之道,通过使百姓获利来自己获利,使百姓富足而保持自己不殆。他们有所作为却不胡作妄为,成功之后将功劳让与百姓,不居功自傲,因此百姓爱戴他们,尊崇他们,如水流向下一样归附于他们。这是老子治世之道的一个总结,即“利民”、“不争”。

【哲理引申】
 
大多数人都希望别人能了解自己的才能,钦佩自己的知识。只有真正的智者才能做到大智若愚,才能含光于内而不显。苏轼是中国古代文学上的天才,他诗词书画无所不通,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其为人洒脱豁达更是成为世人的典范,受到后世文人的敬仰钦佩。然而,在其年轻之时,也曾经喜欢炫耀才能,并因此受到过别人的捉弄。
 
苏轼和佛印和尚是好朋友,两人经常相互开玩笑,捉弄对方。一次二人游玩,苏轼笑着问佛印看自己像什么,佛印回答说:“我看你像佛。”苏轼哈哈大笑,佛印问他为何发笑,苏轼回答道:“你看我像佛,我看你像狗屎!”说着又笑得直不起腰来。过了好一会儿,等他不笑了佛印说:“相由心生,心中有什么就能看到什么。”苏轼才知道自己本想捉弄别人,却被别人捉弄了。
 
还有一次,苏轼悟出了一首禅诗:“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八风”是指人们生活中常遇到的“称、讥、毁、誉、利、衰、苦、乐”八种境况。他觉得自己的体悟很深,于是立刻让童子过江拿去给佛印禅师看。佛印看完后,知道这是苏轼在向他炫耀自己的文采,于是想捉弄一下他,立刻题了四个字,让童子送给苏轼。苏轼打开一看,竟然是“放屁!放屁!”四字。他立刻起身,前去同佛印理论。
 
苏轼见面就嚷道:“禅师!我的诗,你看不上没关系,也不能侮辱人呀!"佛印平静地说:“我什么时候侮辱你啦?”苏轼拿出纸说:“今天你一定要给我个说法!”禅师顿时哈哈大笑起来:“你不说‘八风吹不动’吗!怎么‘一屁就打过江’了呢?”苏轼听后十分羞愧,知道自己的修为还不够。
 
苏轼在朝廷当官之时,一次去拜访王安石,恰好王安石不在,苏轼就在书房中等待,他看到桌上摆着一首只写了两句尚未写完的诗——“明月枝头叫,黄狗卧花心。”苏轼瞧了又瞧,觉得王安石真是乱写,明月怎能在枝头叫呢?黄狗又怎么会在花心上卧呢?于是提笔一改,将诗句改为:“明月当空照,黄狗卧花荫。”
 
王安石回来后,见到苏轼改他的诗极为不满,就将他贬到合浦。苏轼知道自己没有别的过错,觉得王安石真是小心眼儿。一天,他出外散步,见一群小孩子围在一堆花丛前猛喊“黄狗罗罗”。苏轼出于好奇心,走过去问小孩喊什么。小孩说:“我们叫虫子快点出来,好捉它。”苏东坡凑近花前一看,见有几条芝麻大的小虫在花蕊里蠕动。问小孩这是什么虫?小孩说:“黄狗虫。”苏轼离开花丛,听到不远处树上一阵清脆的鸟叫声,问旁人:“这是什么鸟叫?”旁人答道:“这叫明月鸟。”此刻苏东坡才恍然大悟,知自己自以为是,改错了王安石的诗,所以王安石才给自己一个教训。
 
经过这些戏弄和教训以后,苏轼开始变得内敛,不再故意在人前显摆,并写了一首诗“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唯愿吾儿愚且鲁,无病无灾到公卿”来表达自己守愚不骄的思想。

下篇:暂无
元芳,你怎么看?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5000言866037390 评论 第81章 为而不争:说的太好了 heystupid 评论 第81章 为而不争:感谢本站的用心,自从发现这个网站后,时不时就会上来看看,在这繁杂不堪的世界中,有一个地方能净化一下心灵确实大有裨益 书海一叶舟 评论 第81章 为而不争:感谢本站,中华民族经典文化是启发人智慧的,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5000言921286218 评论 第81章 为而不争:非常感谢作者,非常感谢本站团队 古树 评论 第81章 为而不争:感谢本站,我的悟道之始。道非恒道,名非恒名,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5000言4257117 评论 第81章 为而不争:为人之道,为而不争!现在知名的作家、企业家、专家哪个能做到 古树 评论 第81章 为而不争:八十一章:返朴归真、真理无需辩论、一通则百通、少占有多付出。八字箴言“利而不害,为而不争。”【今思】 柿子 评论 第81章 为而不争:信(实;真)言不美(言语道断,故不美;佛家:不可说),美(完美)言不信。善(完备)者不辩(分辩,分解,细分;辩解),辩者不善。知(智;知道者)者不博(博 取:外求;大道不外求),博者不知。圣人不积(空空如也),既以为人(正己;学、知)己愈有,既以与人(化人;习、行)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5000言120738364 评论 第81章 为而不争:朝闻道,夕死可矣。 379233068 评论 第81章 为而不争:今天看完了。老子他老人家不是凡人,是上古仙,真是高,真是道,道可道,非常道啊。看懂的自然懂了道,何必争长道短,卖弄风骚。 5000言220803975 评论 第81章 为而不争:正因太好了,人类能做到吗,我想老子留下道德经只是留下一份念想罢了,骑牛西出函谷关,唉…… 路歌 评论 第81章 为而不争:但凡把“善”翻译成善良的都是不理解老子的道的,老子从一开始就说了天下善善矣,斯恶矣! 老子的善都是善于的意思 mandala 评论 第81章 为而不争:若有利有害, 有为有争, 则天和圣人亦有私, 圣人之为, 犹镜之照物, 物来则应, 物去则已.  为人即为己, 与人亦与己,为而无心,尽其真而已.  元哥 评论 第81章 为而不争:谏官被贬,佞臣当道。大智若愚,半吊子则夸夸其谈,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老子的思想真的是太务实睿智了!佩服!今看完最后一篇。 …… 评论 第81章 为而不争:人之道 前少了个 圣 吧? 崔振兴 评论 第81章 为而不争:一个老头,要费多大的劲才能写完这5000字?而且当时用什么写的?,毛笔都没有...... 从头越 评论 第81章 为而不争:谢谢分享 mrl 评论 第81章 为而不争:致敬孔老!致敬先辈! 大就男 评论 第81章 为而不争:道德经只有道经,道经只有第一章,第一章只有第一句 天龙 评论 第81章 为而不争:這個網頁巴適! 芙蓉醉青蔥 评论 第81章 为而不争:这样的制作分享太有意义了,谢谢!!! 今生缘 评论 第81章 为而不争:感谢本网站的制作团队,功德无量! 翱斌 评论 第81章 为而不争:谢谢老师! 风逝 评论 第81章 为而不争:内容很好 约翰乔 评论 第81章 为而不争:道经是根本,德经是引申 青衣逸雪 评论 第81章 为而不争:我感觉道经和德经不是一个人写的,德经好像是后人对道经的理解。 苹果落地 评论 第81章 为而不争:哪位高人知道相同内容的纸质书哪又卖?谢谢! 凯佩尔 评论 第81章 为而不争:本章中心思想教导我们“先舍而后得”。 白衣吹水 评论 第81章 为而不争: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虚言不美,美言不虚。本末常相随,世人不知本末之先后,常迷于其表,而本末倒置。天之道非人之道,天之正道若人之反道也。人欲成圣,必先弃人之正道,而后忘我同于大道。何以成之,惟病病而后去彼取此。 阿昌 评论 第81章 为而不争:感谢团队,致敬 后山人 评论 第81章 为而不争:道德经里面讲的道理与知识,大都是平时显而易见的道理与知识。这些道理和知识甚至只要上过几年学的小孩子都听说过,更别说自己了。但是听别人讲时或自己看到时,却很少深入的思考过。又想起黄河两岸各自为官的那个故事了。值得反思! 农历从明 评论 第81章 为而不争:第二遍抄起! 胡星星 评论 第81章 为而不争:萌生了抄写道德经的想法,居然真的抄到了结尾,留下经常会接触到的老子的思想吧:适度原则、无为而治、对立统一、辩证的眼光看世界、顺其自然、度、柔、不争、柔顺谦虚、甘居下位、温顺坚韧、戒骄戒躁、寡言厚德最后,望大家都能以无为之心应对这个快速发展和变动的社会。 gk 评论 第81章 为而不争:自然,不言,知足,知止清静,大成,大盈,大直大巧,大辩,见小,守柔塞兑,闭门,挫锐,解纷和光,同尘,无为,无败无执,无失,长久,玄同无事,无欲,不肆,不耀无味,慎终,不欲,不学不厌,不害,不重,不武不与,不怒,病病,自知自爱,不敢,不召,柔弱不处,不积 赵希 评论 第81章 为而不争:天之道,利而不害 子房 评论 第81章 为而不争:为什么语音是,圣人之道,为而不争。文本是人之道,为而不争。 大熊 评论 第81章 为而不争:感谢制作,期待更多好的作品! magnolia 评论 第81章 为而不争:非常感谢创建这个网页的人!!!!!朋友们让我们有缘再见~ ~品味人生 评论 第81章 为而不争:学习了,感谢读者。 明月清风 评论 第81章 为而不争:谢谢作者,谢谢道德经,受益匪浅 . 评论 第81章 为而不争:终于看完了。感谢 女人本该妖娆 评论 第81章 为而不争:太棒了,感谢
Copyright © 2017-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请致邮箱:466698432@qq.com |鄂ICP备13017733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