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

《道德经》被誉为“万经之王”,内容涵盖哲学、伦理学、政治学、军事学等诸多学科,曾被后人尊奉为治国、齐家、修身、为学的宝典。它对我国的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体现了古人的一种世界观和人生观。先秦诸子以及国人的文化思想等都或多或少受到《道德经》的影响,而且它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包括文化、科学、宗教等各方面。
第32章 知止不殆
【原文】
 
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①。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②。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注释】
 
①莫:没有谁。臣:使之服从。
 
②宾:服从。
 
【翻译】
 
“道”始终都是无名而质朴的状态。虽然小得无法分辨,可是天下却没有谁能使它臣服的。诸侯君王若能遵守道的原则来治理天下,万物将会自然归从于他。天地间阴阳之气相合,就会降下润泽万物的甘露,人们不须指使命令它,它就能自然分布均匀。万物兴作,于是产生了各种名称,各种名称已经制定了,就要有所制约,明白了各自的制约,守好本位,就没有什么危险了。道存在于天下,就像江海,一切河川溪水都归流于它,使万物自然臣服。

【导读】

“道”是侯王使天下归之应当遵守的。“道”虽然朴素,却是自然间最基本的规律,天下万物向道,就像川谷之水流入江海一样自然。“名”是造成世间纷乱的原因,应该对其有所制约,如此才不会陷入危险。
 
【解析】
 
这一章有两个要点,一生讲统治者如能以道的法则治理天下,自然会得到天下人的拥戴。二是讲“知止”。道是“无名”的,而文化思想、制度是“有名”的。对于文化思想的提倡、制度的运用用不要过分,要适可而止,这样才不至于出现危险。
 
道德存在于万物之中,而万物也都受着道德的支配和调节。如果合乎了大道和大德,那么一切事情都会顺其自然,人民安定,天下大治。然而大道和大德到底是什么呢?
 
“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至于大道,我们始终没有办法用一个固定的概念去描述它,但道又确实是存在的,它大到无穷大,小到无穷小。如果非要用一个概念去为它命名,那就是“朴”字。尽管“朴”字微小精致,但谁都无法让它臣服,谁也不能支配它。相反,它却主宰着人类万物。
 
只要得道之人能够守得住这个纯真的朴,那么天下间所有的事物都会自然而然地为他效劳,为他服务。不仅如此,就连上天和大地也会阴阳相合,润泽万物。而百姓也不需要帝王侯公去下什么命令.就可以自然和睦、无私无欲了。
 
不过.人类的认识有一定的局限性,这个局限性表现在什么方面呢?就是必须设立概念和名相。如果没有概念和名相,人们也就不能运用思维,也就不能认识事物了。所以,对于世间的每一个事物,我们都要先确定出一个概念和名相来,然后才能把这些事物以概念和名相的方式,植入我们的脑中,在我们的思维系统里运作。尽管人们确定的概念本身就存在着很多问题,但是一直努力地接近最终的真理。所以,我们不能否定名相的作用和意义,老子也是如此。尽管名相存在着极大的局限性.但是老子一直运用名相来认识事物。这是因为一旦离开了名相,老子就无法说话了,而我们也就无法领悟他的哲理了。
 
因此,当人类开始认识事物的时候,就制定出了名相和概念。不过老子认为,既然制定了名相和概念,就不要过于分别和执着于人们自己的认识。因为人们的认识是有限的,一切都要掌握个度,要适可而止。如果在自己的认识的支配下走得太远,就会违背真正的“朴”,从而破坏自然的平衡,自然也将给我们降下灾难。
 
大道生出万物,同时也存在于万物之中。换句话说,就是天下万物生于大道,但又回归于大道之中,时时刻刻不偏离大道,这就好比那天下的千万条河流,尽管流向多有变化,但最终都会归于大海之中。
 
君王在治理天下的时候,也应该像那大道一样,善于接受天下万物。然而,人们都习惯于分别,都喜欢美丽的事物,而厌恶丑陋的事物。对于那些王侯公卿,如何才能让他们处于下方而容纳天下万物呢?如果君王爱憎分明,习惯于分别别事物,百姓如何能够得到他们的庇护,又如何能够顺从依附他们呢?
 
因此,君王治理天下,就要像大道之朴那样善于处下,善于容纳天下万物,庇护天下万民,只有这样才能治理好天下,才能保持国家的长治久安。
 
总起来说,老子在本章中由治身之道扩展到治国之道,辩证地说明了道与法的关系。治身之朴,指的就是治国之法。朴是自然的、纯真的,治国之法也必须是正义而神圣的,任何人都不能居于这个法则之上。治国者如果能够实现法治,天下万民将自然归服。治国的法则在制定之初,具有详细而具体的内容条款。通过宣传学习,人们就具备了守法观念。那些不能遵纪守法的人,就要受到制裁。不
 
过,得道之人制定治国法则,不是为了惩罚人们,而是为了规范、约束人们的思想行为,从而减少犯罪的行为,维护社会的安定。所以说,立法是手段,止法是目的,只有使治国的法则和道德结合在一起,并最终以道德取代法则,社会才会安定,天下才会太平。

王弼《道德经注》
 
道,无形不系,常不可名。以无名为常,故曰“道常无名”也。朴之为物,以无为心也,亦无名。故将得道,莫若守朴。夫智者,可以能臣也;勇者,可以武使也。巧者,可以事役也;力者,可以重任也。
 
朴之为物,愦然不偏,近于无有,故曰“莫能臣”也。抱朴无为,不以物累其真,不以欲害其神,则物自宾而道自得也。天地相合,则甘露不求而自降。我守其真性无为,则民不令而自均也。
 
道是没有形象,抽象、永恒,不可以命名的。道永远是不能被命名的,所以说道常无名。像原木一样朴素、简单的特性体现在具体事物时,以虚无为心,也没有名字、无法言说。所以如果想得道,什么也不如持守原木的这种朴素、简单、天然。智者,可以利用他的才能;勇者,可以利用他的武功;巧的人可以让他去办事;有力量的人可以让他去抬举重物。
 
像原木一样朴素、简单的特性体现在具体事物上,没有某种特性突出能够被使用,接近于无,所以说不能被臣使。抱着朴素、简单的心理状态而无所作为,不以外物来牵累自己的真性情,不以欲望来影响自然规律的作用,其他事物就会自然宾服,而道就自然得到了。天地的阴阳之气相互作用,甘露就自然而然地降下来。我持守的本性无所作为,百姓们就不用指挥命令而自然规整有序了。
 
始制,谓朴散始为官长之时也。始制官长,不可不立名分以定尊卑,故始制有名也。过此以往,将争锥刀之末,故曰“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也。遂任名以号物,则失治之母也,故“知止所以不殆”也。
 
川谷之与江海,非江海召之,不召不求而自归者也。行道于天下者,不令而自均,不求而自得,故曰“犹川谷之与江海”也。
 
始制,就是朴素、简单的性质分散在万物之中并在其中发挥引导作用的时候。既然万物都有了引导者,就不可以不设立名分来区分高贵与卑微,所以说万物从最初始的运作就都有各自的名分。从这开始如果再继续发展下去,万物就将开始争夺利益,所以说有了名字的都是物质性的,物质性的事物都有它们的局限。所以由名字来称呼、区分事物,重视事物间的区别而忽视了万物的道的统一性,就是天下治理不好的原因,所以说知道停止,才能没有危险。
 
是河流流进江海,而不是江海召唤河流,河流是不用召唤、不用要求自己流过去的。行道的人,不需要他发号施令,万物都能得到公平的对待,不需要他去为自己谋取利益就自然能够得到,所以说就像河流自然而然地流向江海一样。
 
苏辙《老子解》
 
朴,性也。道常无名,则性亦不可名矣。故其为物,舒之无所不在,而敛之不盈毫末。此所以虽小而不可臣也。故匹夫之贱,守之则尘垢秕糠足以陶铸尧舜;而侯王之尊,不能守,则万物不宾矣。冲气升降,相合为一而降甘露,吻然被万物,无不均遍。圣人体至道以应诸有,亦如露之无不及者。此所以能宾万物也。
 
朴,就是本性。道是永远无法言说的,而本性也是不能言说、不能命名的。所以它体现在具体事物中,延展无处不在,收敛起来比叶芽还小。这就是为什么朴虽小却无法像君王对待臣下一样地去指使它。所以卑下的百姓如果能守本性,就像尘土、糟糠能烧成陶器一样,也能成为尧舜那样的大人物;而身份尊贵的侯王,如果不能守住本性,万物也不会服从他。阴阳二气合二为一就会降雨,普遍均匀地落在万物之上。圣人体察根本的道而对每一事物都有所回应,也像下雨一样的均匀。所以能够使万物服从、归顺。
 
圣人散朴为器,因器制名,岂其徇名而忘朴,逐末而丧本哉!盖亦知复于性,是以秉万物而不殆也。江海,水之钟也;川谷,水之分也。道,万物之宗也;万物,道之末也。皆水也,故川谷归其所钟;皆道也,故万物宾其所宗。
 
圣人将原木般简单、质朴的本性化入具体的事物中,以事物的物质状态来命名,怎么能因为知道了名字和外部特征就忘记了本性,追逐次要的、表面的而丧失了根本呢?知道应该恢复于本性才能在万物中体会道而不会有危险。江海,是一钟的水;河流,是一分的水(钟是比分大一级的计量单位。)道是万物的本始;万物是道的具体表现。道和万物就像江海和河流都是水一样,本质是相同的,所以河流汇集成江海,万物都宾服于道。

【经典解读】

通过前面叙述我们知道老子反对通过战争、暴力来取得天下,认为战争只是在不得不用的时候才可以采用,而且还要怀着悲悯的心情去对待它。既然战争不可以凭恃,应该如何取得天下呢?就是“道”。老子说“道”虽然是无法名状的、原始朴素的、幽隐难见的,但它却是宇宙中最基本的规律,万事万物都不能让它臣服,而应该依照着“道”而运行。所以,侯王如果想要得志于天下,也不能违反“道”,如果其政合乎于“道”,那么天下就自然而来了,就像百川归海那样自然。
 
这和儒家思想相近,虽然他们提倡的“道”和“仁德”是有区别的,但在取得天下不靠武力上却十分一致。孔子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孟子说:“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可见只要君主依从“道”,而合乎君王之德,天下就自然归顺于他。所以舜迁到哪里,哪里就成为城邑;商汤以七十里得天下;周文王以百里取天下。夏桀、商纣、隋炀帝坐拥天下却身死国灭。
 
“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万物出现以后,就需要对其进行描述、表述、定位,这就是“名”,名分有了之后,就应该依照“道”去运作,无论是对事物,还是对自己都应该知道适可而止的道理。一个制度建立以后,其中的方方面面都应有确定的名分,人要遵守这些规则,不可随意逾越;要知道自己的能力限度,才能找准自己的位置,不至于遭受祸患。儒家就十分重视“名”,如果说老子的“道”是天地自然之规则,那么儒家的“名”则是仁义礼智之规则。老子强调先天存在的规则,孔子则强调经过贤人改造的规则。所以孔子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行。”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也说:“天子之职莫大于礼,礼莫大于分,分莫大于名。”显然,儒家将“名”作为一切政策的根据,而老子则认为“名”只是由“道”衍生出来的,对“名”应“知止”,让它依从于“道”,这样才会不危不殆。

我们在现实中既要看到“名”对制度存在的巨大作用,同时也应注意不要“为名所困”,僵化桎梏,最后“被名所累”。先贤制定“名分”是为了便于行事,使社会有秩序,符合于“道”,而非扭曲“道”以让他适用于“名”。叔孙通治礼乐使朝廷秩序井然,这是“名”的进步意义,而那些“君要臣死……”“夫为妇纲”的陈规旧俗则是“名”之过。只有认识到这不同的方面才能让“名”合乎“道”,依其行事才能不殆。

【哲理引申】

中国人自古看重名分、规矩,认为遵守祖制、传统是处理大事的重要原则。《吕氏春秋·仲冬纪》上记载了这样一件事。纣王同母兄弟共三人,老大是微子启,老二叫中衍,老三就是纣。他的父母开始想立微子启为太子,但太史不同意,因为他们生微子启时,他的母亲还是妾,后来做了正妻以后才生的纣,按照礼法,嫡子才能被立为太子。太史称:“有妻的儿子就不能立妾的儿子。”因此纣被立为了继承人。微子启十分贤德,后来被孔子列为“殷之三仁”之一。而纣却荒淫自大,最后导致殷王朝灭亡。故而《吕氏春秋》感慨说:有这样的法度,还不如没有法。
 
然而对于此事司马光却说:“如果让微子启代替纣王,殷商就不会亡国;让季札做吴王,那么吴国就不会混乱。但他们宁愿亡国也不这么做,就是因为礼节不能乱。”司马光的说法遭到了后世很多人的批评,从老子的观点看,他就是忽略了“名”也应该“知止”。过分在乎名分就会造成危殆。正如司马光所在的北宋,没有违反礼法,选了个不懂治国,只知道嬉戏玩乐的宋徽宗做皇帝,到头来还是一样亡国。
 
其实,古代也有在选择继承人时不被礼法、名分所拘束的智者。春秋时,赵简子就是这样的人。当时晋国各个世卿之间斗争十分激烈,一个家族一旦选出一个不合格的继承人来就有可能被其他家族击败、淘汰,他们在选择继承人时都十分谨慎小心。
 
赵简子有很多儿子,其中一个妾为他生了个儿子叫毋恤,这个孩子因为是庶子,所以在诸子中名分最低,连赵简子都忽略了这个儿子的存在。毋恤虽然不受重视,长得又丑,但他从小就敏而好学、胆识过人,不似哥哥们那样纨绔,久而久之,引起赵氏家臣姑布子卿的注意。姑布子卿素来以善于给人看相而取信于赵简子。一天,赵简子将他招来,请他给自己的儿子们看相,当时毋恤并未被招去。姑布子卿看了半天,只是摇头,赵简子心中十分失落,以为自己的儿子竟然没一个被看得上的。这时姑布子卿说,刚才进门时看到了一个孩子,十分有富贵相,将来一定可以兴盛家族,不知是谁?于是赵简子把所有孩子都招来,姑布子卿趁机推荐了毋恤,从此他的父亲才开始重视他。
 
赵简子十分注重对儿子们的教育和培养。他将训诫之辞,书于若千竹板上,分授给诸子,要求他们认真习读,领悟其要旨。并告诉他们三年之后要逐一考查。然而在考查时,他的儿子们包括太子伯鲁,没一个能背得出竹板上的内容的,甚至连竹板也不知遗失何处。只有毋恤对竹板上的训诫背诵如流,而且始终将竹板携藏于身,经常检点自己。于是,赵简子开始相信姑布子卿的推荐了,认为毋恤为贤。
 
当这些孩子长大成人,赵简子又对他们进行了更深的考察。有一天,他召见儿子们说:“我将一宝符藏于常山之上,你们去寻找吧,先得者有赏。”于是,诸子纷纷前往常山寻宝。可是,他们谁也没有找到宝符,只得空手而归。只有毋恤说:“我得到了宝符。”赵简子闻听便让他将情况道来。毋恤说:“凭常山之险可以居高临下进攻代国,代国即可归赵所有。”赵简子听罢高兴异常,顿觉只有毋恤明白自己的良苦用心,是赵氏难得的继承人。于是,废掉了长子伯鲁,破例立毋恤为太子,就是后来的赵襄子。
 
赵襄子后来果然成为一位出众的家族领袖,他顽强能忍、具有远见,带领赵氏抵抗智伯,最后联合韩魏共同攻灭最强大的智氏,为三家分晋奠定了基础。

元芳,你怎么看?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未言之名 评论 第32章 知止不殆: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川谷并没有命令溪流,然溪流自然汇聚,而成江海。
那么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或者整个人类,整个地球万物,要怎么才能和谐共存。
如果抛开人类,万物在自然法则的统御下,不用做任何事情,无为而治就可以达到动态的平衡;
但是自从人类出现以后,就越来越呈现出一种混乱的倾向。
就像是癌细胞之于人体,在局限于自我个体、小团体、民族、国家的局限视角中,不断的生长和扩散,谋求个体最大的利益。
但是,最终的结局显而易见,就是癌细胞最终杀死了宿主而同归于尽。
人类如果不能跳出自我贪嗔痴的无意识行动,最终的结局必然是将地球破坏殆尽,而走向灭亡。
那么有没有办法能够改变这一切?
办法是肯定有的,但是也是艰难的。那就是从自己做起,每个人都从小我的无意识中解脱出来,看到那些控制住自己的贪婪、恐惧、渴求,驱散遮蔽心灵的迷雾,释放每个人内心深处的神性。 匿名游客 评论 第32章 知止不殆:法制,不同于法治. 法律,国之兵器, 置首于权力体系靠强制治理社会,是弱民之法, 此民性所以被动卑怯之所在;民愈弱国政愈强, 惟宽制薄税,民得以休养生息,不令而均; 强民乃强国之根本, 民生国始生, 否则无异于自杀式循环. 和老子所言相去千里.  元哥 评论 第32章 知止不殆:知止可以不殆。要知道自己的能力限度,才能找准自己的位置,不至于遭受祸患 元哥 评论 第32章 知止不殆:不以外物来牵累自己的真性情,不以欲望来影响自然规律的作用,其他事物就会自然宾服,而道就自然得到了。 L. 评论 第32章 知止不殆:万物要遵从其位。知天命而泰然。不能指鹿为马。猫应该抓老鼠。不能让老鼠去抓猫。 L. 评论 第32章 知止不殆:顺道者昌,逆道者亡。 春上村树 评论 第32章 知止不殆:人各有能,事物各有名,岂可只注重其冠名而忘了深究其下之实。 春上村树 评论 第32章 知止不殆:道虽无形,却无处不在,我们身处其中却不觉,犹如空气之于我们,滋养人类却不图报。人类的欲望,情绪皆有违背道的一面,需自律以顺道,才会不受惩罚。 春上村树 评论 第32章 知止不殆:老子的节欲,处低,顺道而行以求和谐运转,使人类融入世界不与自然和同类冲突,看的是多么深远哪! 春上村树 评论 第32章 知止不殆:自然界万物无须人类指挥干涉,自行和谐运转,只因其顺道而行没有哪种动物施行自己错误的主观意志。人类若横加干涉则链条失衡物种灭绝。所以人类虽为万物之长却该和自然和谐相处,而不是暴君一样横征暴敛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和无尽欲望以至车毁人亡。 春上村树 评论 第32章 知止不殆:顺道而行犹如乘舟顺流逍遥自在,逆道而行则如逆流行舟,轻则难进,重则舟毁人亡。 沧海流星客 评论 第32章 知止不殆:于是产生了各种名称,各种名称已经制定了,就代表了存在的客观规律,明白了各自的客观规律,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守好本位,就没有什么危险了 沧海流星客 评论 第32章 知止不殆:而纣却荒淫自大,最后导致殷王朝灭亡。故而《吕氏春秋》感慨说:有这样的法度,还不如没有法。实事求是啊。 沧海流星客 评论 第32章 知止不殆: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这个“守”字,非常精妙。意境在诗中:“千山鸟飞绝,万轻人踪灭,寒江蓑苙翁,独钓一江雪” 沧海流星客 评论 第32章 知止不殆:道常无名、朴。虽小。从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角度来看,数字越多,越烦乱,越复杂,复杂性越高,规律性和稳定性越差。数越多,越无穷,高维的空间得以建立,熵就越大,所以,高处不胜寒。相反,越接近一,数字就越简单,越朴素,越微小,一就是天下最低的谷底,是确定性最高,最安全的起点,是最弱小最有成长性的婴儿。你看,老子聪明不?谨慎不?谦虚不?对老子这个圣人,从品德,智慧和心态,我服得不能再服,必须向老子学习,甘当老子的牵牛童子。我也喜欢大道,我来了。 沧海流星客 评论 第32章 知止不殆:“老子认为,既然制定了名相和概念,就不要过于分别和执着于人们自己的认识。因为人们的认识是有限的,一切都要掌握个度,要适可而止。如果在自己的认识的支配下走得太远,就会违背真正的“朴”,从而破坏自然的平衡,自然也将给我们降下灾难。”这一段太美丽了,让我想起王阳明先生的“心即理”,掌握好这个度,就是中庸啊。名相不是真理,可能是真理的某一个角度,也可能是微积分的逼近概念,名相甚至还有幻觉,虚假的名相,所以不能不谨慎啊。
Copyright © 2017-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请致邮箱:466698432@qq.com |鄂ICP备13017733号-10